第B02版:锡教风采

学生的心灵保护伞谁来撑?

家庭、学校、社会应形成合力

  “我会想到戴口罩!”“我会觉得很安心,因为有医护人员、志愿者们的守护!”“我坚信疫情终将过去……”被问及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学习生活的心情,无锡市新吴实验小学学生们的回答各不相同,但他们相信“疫去春来”的心同样坚定。近日,新吴实验小学围绕疫情开展专题心理团辅,引导学生以积极心态看待当下生活。

  当天,随着团辅活动的深入,学生参与互动的热情逐渐高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玉华在活动尾声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一叠照片:“请10位同学上台进行一项小活动。”话音刚落,台下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举起手,很是积极。“这次团辅的效果很好,这也是学校开展线下互动型心理辅导的原因之一。”新吴实验小学副校长何秋萍表示,前一阶段学生经历了疫苗注射、核酸检测等过程,难免紧张和害怕,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凸显。虽然如今线上心理课资源不少,但无法保证学生和家长的参与度和效果,因此学校坚持开足开启心理课,用好国家规定的心理健康教材。

  “从去年开始,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新吴区更是为全区学生打包购买心理教育服务,展开全区普测。”源沐心理学校校长张虹介绍,在给学生做心理前测后,心理老师会形成学生个人报告、班级报告和学校报告,帮助家长、班主任和学校了解个人和整体情况,作出应对措施。何秋萍告诉记者,学校通过心理前测及时发现了几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孩子并立即干预,“去年9月,学校投资5万元为心理健康教室添置了最新设备,并安排老师专门学习。课后服务开展后,我们成立‘快乐天地’社团,让有需要的孩子加入,每周到心理教室开展活动,在玩的过程中引导他们,老师会做好个性化观察和记录。”何秋萍表示,学校正不断加强班主任培训,让他们学会判断典型心理问题,掌握应对方法。

  学生的心灵保护伞谁来撑?采访中,何秋萍和张虹一致表示,从多年积累的案例中不难看出,孩子的心理问题究其根源在其原生家庭。因此,新吴实验小学计划和张虹深入合作,调研不同年纪、不同区域家长的组成以及他们在教育中的关注点,随后根据不同家长的需求开展小而精的专题沙龙。“要从根源上为学生撑起心灵保护伞,不仅要为学生做心理筛查,更要为家长做‘测试’,发现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根源性问题,孩子的快乐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方合力。”(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