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试用期大于6个月和工资比例小于80%的直接Pass”“有加班文化的公司坚决不去”“单休或大小周,还不给加班费或调休的公司要避开”“显示有多起法律纠纷的公司不考虑”……如今,一些年轻人找工作的第一课,变成了反背调公司。最基本的操作,是从知乎、脉脉、天眼查上查看公司,去招聘网站了解同类岗位,找师兄师姐打听“内幕”;进阶版的,是找猎头反向了解公司,去薪资工具里比对薪资水平,从天眼查上看公司规模,查资料看老板背景,甚至还要看公司背后的投资人及其投资逻辑…… (来源:南都周刊)
网友评论
@终点线:曾经是老板去选择年轻人,现在轮到年轻人去选择老板了,年轻人能够在职场中逐渐获得主动权,是一件好事。
@李依芸:不是年轻人爱背调了,是真的有了很多的条件让他们可以背调。
@醉醉:就业市场成熟就得这样。
@听山河吖:进去之前各种好,去了以后啥也不是……
@我知道你明白:刚毕业出来的第三年被坑了一把,之后每次投简历之前都要查公司情况了。
@皇甫宅:现在就非常需要这样的反背调,求职者能得到的信息还是少,只能找熟悉的人咨询,可不是每家公司都有啊。
@什么鬼:需求端主导的市场,只有少数精英有反向操作的权利,绝大多数人都只能为找到一份工作而努力。
@宇宙第一卷王:可以搞个求职受害者联盟。
@白菜先生的信箱:时下的就业形势,打铁还得自身硬。
小编说两句
以往,求职者基本都是处于被动地位,公司对应聘者进行背调是正常的流程,但打工人为什么就不能对“准东家”进行调查呢?如今,随着互联网尤其是大数据应用的兴起和日益平民化,普通打工人已经有了反向调查公司的这种意识和技术前提。雇佣双方本该在比较透明的市场平等地双向选择。这样的动向,是求职市场健康高效的趋向,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