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爱健康

我国成年人失眠率接近40%,比全球高出11.2%

昨晚,您睡好了吗?

  3月21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睡眠日,据不完全统计,人的一生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昨晚,您睡好了吗?”《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显示,目前我国有3亿多人存在睡眠障碍,我国成年人失眠率接近40%,比全球高出11.2%。市民朋友如何摆脱“众人皆睡我独醒”的困境?来听听心理专家和中医的建议。

  失眠≠失眠障碍

  睡眠看似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要真正做到每天都有好的睡眠,却也并非易事,生活中失眠人群比比皆是,那是不是出现了失眠症状就一定是失眠障碍呢?无锡市中医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易峰告诉记者,失眠只是一种症状,主要表现为上床后翻来覆去睡不着、夜里多次醒来且很难再次入睡、总睡眠时间不足6.5小时,早上起床以后仍然感到困难等。如果这些失眠症状每周出现三次以上且持续三个月以上,才可能是失眠障碍。一般来说,导致失眠的原因很多,比如较多的负性应激事件、外在睡眠环境的改变、睡前摄入过多咖啡、浓茶等,甚至是一些基础心理疾病,都可能导致失眠。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失眠也称为“不寐”。无锡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中医师赵蔚解释说,中医天人相应观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生理上白天表现为顺应阳气的升发之气,目张而寤,夜晚阳气潜藏于阴脏腑安和,目暝而寐。一旦这一种阴阳平衡遭到破坏,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调就可能发展为失眠。因此我们可以从自身、饮食、情志、劳逸等方面的平衡入手,缓解失眠症状。

  多梦睡不踏实不妨做个睡眠评估量表

  今年31岁的张先生从2017年开始,自己每晚只要一入睡就做梦,自己也弄不清楚为什么会整夜都处在梦境中,早上起床以后就特别疲惫,记忆力明显下降,特意前往无锡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寻求帮助。看完病例,易峰表示这位男士是典型的失眠症患者。多梦往往与人的情绪状态密切相关,精神紧张、兴奋、抑郁、恐惧、焦虑、无聊等都会导致多梦。此时就可能需要对人体的睡眠状态做一个全面的评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广泛适用于各种人群的睡眠质量评价,是评估睡眠质量最权威的量表,也为医生的专业诊断提供了依据。

  与此同时,中医认为多梦实际上就是心神失养,是心气血两虚的表现,治疗多以益气养血安神为主。多梦的出现可能并不是身心某个方面出现了问题,而可能是整体功能的失调。赵蔚建议张先生注意劳逸结合、放松心情,睡前不要有太多的思绪。

  长期失眠切忌盲目服用安眠药

  一旦长期失眠,不少老年朋友都会选择服用助眠类药物来缓解症状。易峰说,这是不科学的,如果失眠情况较轻,只是短期内的失眠,可以通过心理行为来调节。具体来说就是调节睡眠节律、加强运动提升睡眠动力、睡前身心放松,以三至四周为一个周期并长期坚持。如果上述方法效果不显著,也不要简单以服用安眠药来处理,需要评估失眠的具体原因,对症治疗。当然,广大市民朋友也可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一般来说,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来看,可以通过中医内调、中医外治、心理评估干预、音乐疗法等形式综合调理,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