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看无锡

利港抗疫志愿者的“温暖瞬间”

  当疫情骤然来袭,总有些人选择站在防控一线,成为守护他人的人,江阴利港就有这样一批志愿者。

  风雨中的坚守

  大雨突然而至时,西安社区工作人员、90后朱雯倩正在港欣花苑核酸检测采样点上工作。尽管身穿着雨衣,但在倾盆大雨面前,她的衣服、鞋子几乎全部被雨水浸透,眼镜上的水珠不住流淌。

  两年前,疫情防控形势最为紧张时,朱雯倩的孩子刚刚出生才9个月,尚在哺乳期的她把宝宝托付给父母照顾,立即上岗待命。两年后,2岁多大的孩子正值最需要父母陪伴的年龄,朱雯倩和同为社区工作者的丈夫张杨又一次作出相同的选择,在基层一线最需要人手的时候披甲上阵。“既然做了这份工作,遇到紧急情况就应该冲在最前面。如果我们不去,老百姓怎么办呢?”

  白天要辅助采样,晚上要核查数据,想念孩子的时候,朱雯倩只能通过手机视频连线家中,了解一下孩子的状况。“因为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我已经明显感觉到,孩子跟爷爷奶奶比较亲了。”朱雯倩有些无奈,她是母亲、是妻子,但她更是一名基层工作者,冲锋在抗疫第一线是她的责任与担当。“哪里需要了我们就去哪里,我不会退缩。”

  守大家护小家

  在振江新能源核酸检测采样点上,结束一天工作的刘淼面带倦色地靠在椅背上,全员核酸检测做了三轮,他也已连续高强度工作了三天。脱下防护服,刘淼掏出手机,给妻子发送了一条问候的信息——此时,妻子奚玉娟仍在转运组紧张地工作着,她要在岗位上坚守整整24个小时。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利港医院全员上阵。身为医院的科教科科长、外科主任,刘淼主动申请成为采样人员,与担任急诊科护士长的奚玉娟一起,成为利港街道抗疫一线的“夫妻档”。

  “作为医护人员,我们的任务就是一切听从指挥。”刘淼说,虽然长时间的快节奏工作让他和妻子无暇顾及家庭,有时也会放心不下家中尚在读书的两个女儿,“但我始终相信,疫情总会过去,我们终将赢得胜利!”

  (宋超 丁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