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看无锡

让市民方便更“方便”

开车内急?这里有如厕车位

  开车突然内急,好不容易找到路边公厕,停车却成了难题:“又想停车上厕所,又怕违停被扣分”,这让很多司机颇为烦恼。记者昨日从市城管局获悉,为了更好解决此类群体如厕停车问题,自去年如厕专用停车位在锡山区试点以来,目前全市已设置20个如厕车位,方便司机解决“一时之急”。

  如厕更方便

  限停15分钟

  近日,有市民反映大丁路与隐秀路交叉口新建了一处公厕,但是忽略了开车市民的如厕问题。“如厕泊位需要结合道路、公厕等实际情况,在符合条件的公厕附近增设临时停车位。”市城管局停车处陈星丽表示,时有市民提建议在公厕附近增设停车位,因为特定人群的需求度比较高,作为“微幸福”民生工程中重点督办事项,此事一直备受关注。去年6月,锡山区作为试点,在东亭街道两处公厕旁车道边上新设的“如厕专用停车位”正式启用。

  值得一提的是,如厕专用停车位刚划好,就有司机前来体验。“以前到这上厕所将车停在路边,还被罚过款。”无锡外事旅游汽车公司的司机周胜良告诉记者,增设如厕专用停车位是个好点子,方便了更多的有车一族。为防止如厕专用停车位被无序占用,锡山区城管部门在新设车位时同步安装了智能监控探头,停车位旁设有“如厕专用,限停15分钟,超时抓拍”提示牌,抓拍超时占用车辆、通过后台报警系统进行处置。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蠡湖商业街望山路公厕,这座“网红厕所”自建好就十分受欢迎,在靠近公厕的道路上,用黄线划了2个停车位,并用醒目的字体写上了“如厕专用,限时15分钟”。记者在路边等待了5分钟,就有1辆出租车停到了专用车位,司机匆匆下车奔向了公厕。“我中午一般都会在湖滨商业街工作,方圆300米并无公厕,以前为了方便都是借用熟人的餐饮店,就怕车停在路边会被罚,现在有了这个临时停车位,真的太方便了。”出租车司机李先生说。

  探索创新模式

  解决“停车难”

  据了解,目前全市已经设置临时“如厕泊位”20个,锡山区4个、滨湖区5个、惠山区8个,新吴区1个,经开区2个。陈星丽表示,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如厕专用停车位只提供给如厕的车辆免费停放,无关车辆不得占用该停车位停放车辆。同时,这些专用车位限停15分钟,超时将按照违停抓拍。

  从潮汐停车位、孝心停车位到共享停车位,无锡为解决“停车难”,不断探索创新模式。惠山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9月份在堰新路省锡中二小南门东侧增如厕车位2个,方便过路的司机以及等待接送孩子的家长;同时,在人流较大的智远路上增如厕车位2个,今年还将在每个街道推行孝心车位,方便市民回小区看望父母。

  缓解“停车难”问题是一项民生工程,今年无锡将新增15000个停车位,其中新建车位8000个。“不管是改建还是新建,会考虑更多的因素,例如,公厕周边的如厕停车需求、潮汐以及共享方式等,正在组织编制《无锡市停车设施规范导则》,进一步规范停车设施建设和管理。”陈星丽表示,今后将通过全市停车诱导系统,全面实现联网停车场“一键停车”“一键导航”功能,深化停车管理示范道路建设,及时曝光绿化带内乱停现象,不断推动建立更加有序、更加畅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的城市停车环境。(璎珞/文、摄)

  评论

  期待更多有温度的公共政策

  城市的发展以人为本,硬件在提高,软件也该跟上。有车族那么多,内急时厕所就在眼前,停车方便一次,却可能面临百元罚单,这确实让人难堪。如今,如厕车位解决了这一痛点,尤其对出租车司机、货车司机等群体来说,“如厕车位”可谓他们的福音。这桩便民小事,让人感受到无锡城市管理实实在在的温度。

  寻常处见功力,细微处见真章。老百姓的吃喝拉撒听起来俗气,实际上却是城市管理者最应该重视的民生大事。如何根据百姓的切身需求,把民生工程做实做好,“如厕车位”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如厕车位”的设置彰显了城市管理者在城市治理过程中主动做到“适民化”的可贵。以市民实际需求为导向,提供“量身定制”的公共服务,让服务精准化。“如厕车位”不仅体现出城市治理的包容性,也让公共政策充满善意与温度,值得点赞。

  我们也期待相关部门接下来继续广泛听取民意,逐步完善配套制度,让“如厕车位”更加人性化。一方面,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将停车位标注在电子地图上,让市民和游客能快速精准地找到,确保将好事做好;另一方面,市民和游客要积极配合并遵守相关规定,严格做到不超时、按指定位置停车,维护好停车秩序,用好就走,也把方便留给他人。

  从“小切口”入手,推出的“适民化”举措,让民众体验到了日常生活里的“微幸福”。如何解决和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难点、痛点,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功力。期待这样的“适民化”政策越来越多。 (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