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老龄化是个特别严重的“问题”吗?
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甚至普通老百姓都对我们国家的老龄化情况越来越重视,很多人忧心忡忡,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紧迫而现实的问题。确实,人口老龄化对于一个社会方方面面的冲击是很大的,但我们也不要过于放大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而忽略了老龄化所带来的一些积极和正面的影响。比如,老龄产业或许以后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门类,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随着60后步入退休年龄,老年人的整体消费能力会有一个很大提升,消费观念也会更开放和新颖,甚至在某个时点很可能会超过年轻人的消费,成为整个社会的消费主力军。另外,随着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精力和体力也比以前大大提升,按现在的情况看,工作到70岁大部分老人在体力上还是能够承受的,这也给我们整个社会特别是服务业解决劳动力短缺和就业人口再平衡提供了新的思路。所以,对于人口老龄化,我们既要关注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也要看到积极的一面,关键是全社会要转变思路,在一些政策和社会设计方面要同时考虑到这些积极的正面的作用。
话题:老人是一个“问题”吗?
如果你问“老人是一个问题吗?”那很多人的回答肯定会说不是问题,最多说可能需要护理的老人是个问题。确实,如果我们仔细想一想,老人跟年轻人有什么区别呢?特别是活力老人和生活可以自理的老人,跟普通年轻人其实是没有多大区别的。但我们为什么一直在说要解决老人的养老问题呢?而且我们现在很多养老机构的设计,都是把老人当作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来设计的。比如,大家都知道一个正常的人是需要社交的,但很多养老机构的设计是假设老人是不需要社交的,仔细想想,这是否很荒唐?我们总是把老人看成是一个问题,我们的出发点总是在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而没有想老人也是正常的人,也需要正常的生活。我们以前为了解决一部分孤寡老人的养老问题而设计的养老机构,在当今社会还适用吗?现在的老人会接受这种养老方式吗?
话题:积极乐观看待衰老
人的衰老是个自然的过程,就像一朵花一样,再漂亮的花也会经历破土、发芽、盛开到逐渐枯萎的过程。年纪大了,体力等各方面都不如年轻人了,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提倡老人要定期体检,但对于体检出来的指标,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要拿年轻时的指标去对比。有些老人一看有些指标高了或低了,就顾虑重重,整夜睡不着觉,甚至为了某个身体里面的小的病灶,就迫不及待要去开刀切除。其实这是不可取的,特别是开刀,对老人来说一定要慎重。就像一朵盛开过的花一样,开始枯萎以后,用再多的办法也不可能让它再重新盛开了。对于自然衰老,要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我们的目标不是去阻止衰老或者让自己重回青春,而是要想办法尽量延缓衰老的过程和衰老的时间。比如预计我有一条腿在80岁的时候就不能动了,那么能否想办法通过一些积极的物理治疗方法,延缓到82岁再不能动,这才是正确对待衰老的态度。所以,年纪大了一定要正确看待衰老,不要让自己跌入过度治疗的陷阱。衰老并不可怕,就让我们优雅地老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