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苏州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苏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顾海东通报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12日0时至15时,全市新增阳性感染者31例
4月12日,记者从苏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获悉,12日0时至15时,苏州全市新增阳性感染者31例,涉及7个县级市(区),明显呈现出多点散发的态势,存在局部扩散的风险。
从3月10日0时至4月11日24时,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0例(均为轻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64例。从人员情况看,市外关联病例较多,其中上海关联阳性感染者占比高达73%。从区域分布看,毗邻上海的板块阳性感染者数量最多,昆山占全市的49.6%,太仓占了15.8%。
目前苏州没有封城计划
苏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顾海东表示,目前苏州没有封城计划,但对出现疫情的地区,采取严格管控措施,包括划定的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在做好群众生活保障的情况下,依规范落实管理举措。根据疫情发展,苏州动态调整升级管控措施。截至昨天12时,全市现有封控区112个、管控区93个、防范区15个。
顾海东表示,疫情防控需要市民的配合,现在最关键的是需要大家慢下来、静下来,全社会除了保障市民生活和城市基本运行之外的所有聚集活动一律取消,让我们的管控措施跑得比病毒传播更快一点。在此期间,市民如遇到困难,可随时向“12345”服务热线反映,我们将及时响应各类诉求,解决群众困难。
同时,在符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农贸市场、超市、药店、医疗机构、仅提供外卖的指定餐饮类企业,正常营业。
初三年级今天起转为线上教学 其他年级不变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目前苏州高三年级在实施全封闭管理和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的基础上,继续实行线下教学;初三年级从今天起转为线上教学;其他年级都不变。
新增两个气膜实验室 社会筛查检测能力达76万管/日
在核酸检测方面,为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4月11日苏州新增了两个气膜实验室,设计检测能力分别为10万管和8万管,实际社会筛查检测能力达76万管/日。
11日昆山、太仓、相城、姑苏和苏州工业园区5个县级市(区)开展全域核酸检测,累计采样664.5万人次。昨天,上述5个板块继续开展区域核酸检测,其它县级市(区)开展重点地区核酸检测,总目标人数为920万人次;截至昨天15时,已累计采样808万人次。上午在核酸检测过程中录入系统出现了短暂卡顿,经紧急修复后正常运行。
在重点人群的管控方面,截至昨天12时,苏州累计追踪排查在苏州密接1.66万人,次密接3万人,其他风险人群15.08万人。苏州正在加快落实相关人员转运、隔离等管控措施,做到应隔尽隔、快运快隔,坚决果断降低传播风险。
增加储备加大投放 全力保供请市民放心
顾海东表示,目前苏州生活物资货源充足,请广大市民放心。
据悉,苏州增加了生活物资储备量。目前全市蔬菜库存量超过1万吨,是疫情前日常储备量的两倍。粮食、肉类等重要民生物资储备充足,能够满足市民生活需要。苏州还将积极多方组织货源、加大储备力度。
同时,苏州也加大了市场投放。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生鲜电商平台等投放量进一步增加。11日南环桥市场蔬菜到货量3200多吨,比疫情前正常水平增加三成。全市七大粮食批发市场日成交量2880吨,保持在疫情前正常水平。大型超市门店供给总体充足,例如大润发、麦德龙苏州区全部门店不间断营业,货源充足,敞开供应。电商平台日供应近700吨蔬菜、肉、水果等生活必需品。下一步,苏州将继续加强调度,畅通物流。
昆山从4月12日24时起由全域静默调整为分区分类差异化静态管理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自4月6日苏州昆山全域实施了7天静默管理措施后,4月12日24时起,昆山将由全域静默调整为分区分类差异化静态管理。根据风险程度和阳性感染者的分布情况,昆山全域划分为封控区、管控区、静态管理区和无疫区域。
对已划定的封控区实施“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的防控措施;管控区实施“人不出区、严禁聚集、错时取物”的防控措施。
近期阳性感染者高发的昆山高新区,昆山开发区、花桥经济开发区全域范围,以及昆山高新区和陆家镇的部分区域,划为静态管理区,继续实施静默管理,时间为4月12日24时至19日24时,实施“非必要不流动、只进不出”的防控措施。
除此以外,昆山以“连续7天以上未发现阳性感染者”作为一个重要标准,在全市创建“无疫乡镇”,在静态管理区以外的区域创建“无疫小区”“无疫村”,这些疫情稳定的区域,居民可以有序恢复生活秩序,但是不能够跨区域流动。
(交汇点新闻、央视新闻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