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看无锡

医院接力陪护5天5夜

往返4000公里,老师送学生回家

  本报讯 3天往返4000公里,江南大学的朱承澄、李丹2位老师前不久接力守护,把1名学生送至沈阳顺利交到家长手中。于4月11日结束隔离的2位老师淡然表示,这是他们的分内事。

  受疫情影响,3月以来,无锡各高校均实行封闭管理。江南大学各学院成立了应急志愿小组,建立“学生出校—校外教师护送—学生返校—校内教师接”的闭环转运机制,保障学生的出行安全。3月21日,理学院辅导员李丹得知1名学生生病后,第一时间联系送医救治。学生身体状况欠佳,但远在吉林的家长因疫情无法赶来,李丹和班主任朱承澄在急诊观察室轮流陪护。“5个晚上我通宵守了4晚,一般从晚上6点到第二天上午10点左右。”李丹说。有一夜,人手实在安排不过来,朱承澄和一位女学生一起陪护学生。

  经过几天的治疗和照顾,学生身体状况逐渐稳定,具备了回家条件。学院和家长沟通后,派2位老师护送学生回家。一路上,两位老师给学生准备好餐食、接热水等,陪女孩聊天舒缓心情。另一头,孩子的父亲一路奔波数小时从吉林辗转赶到沈阳高铁站等待。“看着女孩激动地跑上前拥抱父亲,我也替这孩子高兴,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了。”回忆当时的场景,李丹依然动容。

  2位老师的返锡之旅并非一帆风顺。朱承澄介绍,他们并不了解沈阳的防疫形势,当晚多方寻找才找到一家酒店入住。“第二天到站准备返程时被告知要凭24小时核酸报告才能登车,只能退票后去做核酸检测。”核酸报告迟迟出不来,他们还面临48小时核酸报告即将过期,无酒店可住,列车很可能被取消等一系列问题。朱承澄说:“3月27日深夜,我们找医院做了加急核酸检测,此后我几乎一夜没睡等通知。早上5点多收到短信后,我打车取回了纸质报告。”朱承澄说,待3月28日上午顺利登上高铁后,他才向学院领导报了平安,一回到无锡直接到宾馆隔离。这段时间,两位老师一直关注着这名学生的状况。“得知她状态越来越好,我们就放心了。”李丹说。 (陈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