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无锡惠山区堰桥一带,是文化渊薮、人才辈出的地方。特别是有个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村前村, 近百年来,先后走出了胡壹修、胡雨人、胡敦复、胡明复、胡刚复、胡彬夏等数十位近现代知名的教育家、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人才之盛,一时无二。但是对于村前胡氏的渊源、鼎盛期的发展、胡氏家族对中国近代科教事业所作的杰出贡献,我却知之甚少,直到看到学者陆阳的书稿《天上村前:中国近代科教第一村》,我被村前胡氏深深地震撼了!在我看来,村前胡氏在近代中国科教界的卓而不群,概由以下几方面原因:
数百年家风传承
播下“读书种子”
村前的文脉,要追溯到北宋的胡瑗 (安定先生)。胡瑗是宋学的创始人,移易一代风气的学者。他创立了分斋教学制度,在中国教学制度发展史上第一次按照实际需要在同一所学校中分科教学,他将治民、治兵、治水、算数等实用学科正式纳入官学体系之中,“使好尚经术者,好谈兵法兵战者,好尚节义者,以类群居讲习”,学生可选择其中一科为主修,另选一科为副修,开了主修与选修制度的先河。他经常召集学生“谈论其所学”,及时给予指导,“为定其理”,让学生集思广益,明辨是非。他经常“取当时政事”,让学生讨论如何正确处理的办法和方案,以增长他们从政的才干,倡导“讲实学,求实功”。胡瑗的这一教学方法,史称“苏湖教法”(当时他受聘于苏州知府范仲淹)。他还提出了“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的思想。由于胡瑗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后人有“自秦汉以来,师道之未有过瑗者”的评价。
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胡瑗的孙子胡守权迁居无锡,此后,胡氏子孙在无锡繁衍生息,逐渐人丁兴旺。与此同时,胡氏一族读书乐道的精神也在子子孙孙中不断传承发扬。数百年间,多有子弟科举入仕,为官一方,或成为教谕,主管一方官学。比如,其29世孙胡和梅就曾任桃源县(今江苏泗阳)教谕,他和妻子高氏都非常重视子孙的教育,“诸孙儿日见繁多,重以教育,兼重男女”。长子胡壹修同样接受了科举教育,但他的志向却并不在此,而是办新学、兴水利、创实业,“急公好义,乐善不倦,而自 奉至俭,自视淡然”。次子胡雨人很早就萌发了培育“读书种子”的志向,他1902年从日本弘文学院师范科回国后,就向父亲胡和梅和胞兄胡壹修建议创办新学。
胡壹修的长子胡敦复幼时“聪慧愈恒”,长女胡彬夏同样出类拔萃,1907年兄妹二人同时考上江宁学务公所留学生,分列男女榜第一,而主考官就是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维新派思想家严复;次子明复、三子刚复早年就读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时,二人学习成绩之优,深得当时总办张元济夸赞,尝抚二人之肩赞为奇童;胡雨人的长子胡宪生同样考取了第二批庚子赔款的公费留学生……自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村前胡氏几代人依然沿袭着教育世家的淳厚家风,崇文重教的价值观成为编写在一颗颗“读书种子”基因里的遗传密码。
东西方教育融合
谋求“科教兴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满清王朝走到了穷途末路,中国社会积贫积弱,频频受到外侮。沿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也在此时难以为继。而此时,新学已经在无锡萌芽,竢实学堂、三等学堂、承志学堂、养正学堂等如雨后春笋,纷纷开办起来。1901年,胡氏义庄也试办了天授乡公学。
1899年,胡雨人考进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后又东渡日本,学习考察师范教育。1902年,胡雨人归国后迫切希望大展宏图,实现自己教育救国的理想,他协助父兄办学,将此前一年创建的“天授乡公学”改造为 “胡氏公学”,分男、女两部,其中女学部为无锡女学之始,也在中国妇女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先驱者的屐痕。在教学科目上,胡氏公学开设了英文、算学、国文、地理、历史等诸多现代学科,丰富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视。
胡雨人是村前胡氏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甲午战争的惨败,让胡雨人“既愤科举制度之锢塞灵智,及以海禁大开,外辱频至,深感我国科学幼稚,实为致弱之由,遂益专攻经世实用之学,更致力于算学及自然科学,并提倡外国文以为研究欧西文化之权舆”。在胡雨人看来,科举制度扼杀了国人的聪明智慧,实在贻害无穷。而中华民族衰落受侮的原因在于科技与自然科学的落后。因此,教育要专攻经世之学,同时他倡导学习西文,以便国人更好地研究西方文化。
在胡雨人的影响下,其侄子胡敦复、胡明复、胡刚复,侄女胡彬夏,儿子胡宪生等多位胡氏子弟先后留学美国、英国的知名学府,后又为了谋求我国的学术自立、振兴中华科教事业,纷纷回国,逐步成长为各自科教领域的扛鼎之才。胡敦复在《近世初等代数学》序中说:“语曰:眇者不忘视,跛者不忘履。吾国今日之科学,已眇矣,已跛矣;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矣。视乎履乎,不佞敢声而疾呼曰:吾国学者宜谋学术之自立……不如是,则吾国之学术,终为他国之附庸而已。”可以说,字里行间,让人感到强烈的民族意识、爱国情怀和担当精神。
作为从传统教育世家走出来的学子,胡氏子弟虽然出国留洋,接受西方最优秀的现代科学教育,但他们的精神底子早已浸染了儒家子弟浓厚的家国情愫。胡敦复在当时的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任教务长时期,深感课程设置等教务处处受制于美方教员,一心想团结有识之士发展中华民族自己的教育事业。他联合朱香晚、华绾言等11名中国教师成立了“立达学社”,“立达”两字,取义于《论语》中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近取诸身,远譬诸人”一句。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华学堂停办。此前,因谋求教务自立不得而从清华辞职到达上海的胡敦复,带领“立达学社” 的年轻人决意创办一所“不附庸于洋人,在学术上独立,真正属于中国人”的学校。他们以《礼记·大同》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之意,给学校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大同学院”。1912年3月19日,“大同学院”挂牌时,校长胡敦复刚好在这一天过自己的26岁生日。
乱世中躬身入局
甘做“开路小工”
1914年6月的一天,美国康奈尔大学里,一群来自中国的年轻人相约组织科学社,创办《科学》杂志,面对西方国家发达的科学与经济,想到自己的祖国贫穷落后,他们忧心如焚、摩拳擦掌,立志传播科学思想,推动中华之振兴。科学社的成员主要是1910年的第二批庚款留美生,他们中有胡明复、赵元任、杨杏佛等。1917年夏,胡明复成为第一个在哈佛获得数学博士的中国人。他当时师从美国著名的数学家、曾任美国数学会主席的M.博歇教授,以及W.F.奥古斯德教授。胡明复研究的也是当时数学领域的前沿课题,他的研究成果得到美国数学界权威的很高评价。1918年10月,《美国数学会会刊》全文发表了他长达40多页的论文《具有边界条件的线性只分——微分方程》,这是中国人在国外发表的第一篇现代数学论文。
1917年底,胡明复回到上海,他婉拒了北京大学等名牌大学的邀请,把科学社从美国搬到上海,一心一意发展科学社,编印《科学》杂志,同时与兄胡敦复一起创办大同学院(后改名大同大学)。他和弟弟胡刚复(1918年从美国回来的中国第一位从事X射线研究的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一起,以科学社为阵地,致力于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推进科学体制化,并将科学与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培养了一大批科学后备人才。彼时政局动荡,战乱频仍,既无发展科学的安稳环境,又无充足的经济来源,科学社和大同学院举步维艰,不得不“沿门托钵”,创业之艰难,令人感佩动容。
胡明复曾说:“我们不幸生在现在的中国,只可做些提倡和鼓吹科学研究的劳动。现在科学社的职员不过是开路小工,哪里配称科学家。”胡氏兄弟这种“开路小工” 的精神,正是当时睡狮方醒、少年中国那些救亡图存的年轻知识分子勇于牺牲、筚路蓝缕的精神写照。
几代人接续努力
创下众多“第一”
翻开陆阳的《天上村前:中国近代科教第一村》,你会发现,除了创办“科学社”“大同学院”这样在中国近代科教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创举,村前胡氏几代人接续努力,竟然创下了数不胜数的“第一”,随意例举,都是可圈可点。
创办无锡乡区第一校“胡氏公学”。胡雨人从城乡教育不公平看到社会阶级对立和固化的风险,其远见卓识,直到今天仍给人以振聋发聩之感。“胡氏公学” 在家塾的基础上升级改造,是胡雨人“始自家庭,达于州里” 的教育实践,不仅招收胡姓子弟,也惠及其他乡里,被称为“无锡乡区第一校”,也是全国最早创办的新学和女学之一。
创办中国第一座乡村公园“天上市村前公园”和中国第一座乡村图书馆“天上市图书馆”。“天上”就是村前所在市镇的名称。1914年,胡壹修、胡雨人兄弟为纪念父亲胡和梅,利用村前东段30多亩荒地,捐资辟建乡村公园。1916 年,历时2年建设的图书馆落成。该馆藏书上万册,还有大量外文图书。1928年,著名图书馆专家李小缘在《全国图书馆计划书》中,将“天上市图书馆”与上海东方图书馆、北京图书馆相提并论,多有溢美之辞。
村前胡氏在中国近代科教史上创造的“第一”和“唯一”不胜枚举。比如,建设了第一个阴雨操场,胡雨人成为当时受聘最多的中学校长,村前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前出国留学人员最多的村庄(27人),等等。如果我们细心阅读陆阳先生的这部著作,定会常常从内心发出一声声赞叹,为他们心忧天下、忠孝两全、勇于担当、敢为人先、治学严谨、勤勉务实、智识卓越、甘当人梯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也为家乡无锡能产生这么多杰出的乡贤而倍感骄傲。
可喜的是,目前天上村前古村保护修复工程,已正式列入大运河文化带国家文化公园项目,正在按照新制定的保护规划紧张地进行施工。预计到2022年底,村前古村将再次揭开她神秘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