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是母亲节。对于多孩妈妈来说,热热闹闹的一个家,忙碌的三餐,一起和孩子们体会四季的更迭,与一孩家庭或多或少有些不同。为何养育多孩?和孩子一起成长过程遇到过哪些喜怒哀乐?生育多孩期望获得哪些支持?昨天,记者就这一话题,采访了一些多孩妈妈。
41岁母亲拼二胎,给孩子找了个伴
人物档案:
邱霞飞,45岁
儿女相差18岁
邱霞飞是个二胎妈妈,今年45岁,大儿子顾逸辰2000年出生,现在是在校大三学生,小女儿顾逸桐2018年12月出生,目前是惠山区香宝托儿所的学生。
邱霞飞告诉记者,自从有了二宝,自己是“忙并快乐着”。尤其是这两年疫情反复多变,丈夫所在单位经常要外出支援防疫点位的工作,原本家里需要两个人做的事情只能她自己一个人加班加点完成了,感觉有点精力跟不上,但每天看到女儿天真无邪的笑容,以及自己被孩子需要时那种成就感,她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的。邱霞飞说,2016年二胎政策放开时,她和丈夫曾犹豫过要不要生二胎,后来还是下定决心拼一把。41岁时,她“拼”了个二胎女儿。
二宝出生的那年,是她最忙碌的时候,大宝那时已是高三,也需要关心关怀。那段时间她的睡眠非常少,常常顾此失彼。
自从有了妹妹,儿子变化很多,遇到事情时学会了理智处理。最近受疫情影响,孩子的爷爷奶奶滞留上海无法返锡,顾逸辰主动担负起了接送妹妹的任务。看到兄妹二人开开心心一起上学、放学回家的样子,邱霞飞内心充满了喜悦。
意外收获两个宝贝,快乐翻一倍
人物档案:
徐晓艳,36岁
拥有两个暖心娃
徐晓艳和先生都是独生子女。2012年,女儿到来后,双方父母劝说她,趁着年轻,赶紧生个二胎。女儿也常对妈妈说,生个弟弟,可以一起玩了。
带孩子好累,尤其是女儿出生时,先生还在部队,没有办法搭把手,徐晓艳说,她曾非常坚决表示不再想生二胎。然而却意外迎来了二宝,那一刻,她不愿放弃了。怀孕期间,徐晓艳体重整整增加了20多公斤。不过生二胎时,她更加笃定,知道待产包里哪些可以舍弃,还有吸奶器之类不用再买,会更省钱些。
两个娃在一起的时候,经常是每隔几分钟就会吵一架。但快乐的时候也很多,外出时,弟弟总会护着姐姐,别人给他的东西,总会留一份给姐姐。而姐姐每当弟弟的生日时,总会亲手制作贺卡,写上祝福,让弟弟开心。
疫情期间,她感受到了家有两个孩子在一起,就不那么孤独。姐姐会带着弟弟一起搭乐高;打开电视,跟着视频带弟弟一起学折纸。在黄泥头社区工作的徐晓艳近段时间经常会因核酸检测等各类事情加班,每当回到家,两个孩子都会争相迎上前,一个帮着敲背,一个帮着捏腿。
记录三个“千金”成长,走红网络
人物档案:
欧冉,34岁
拥有三个可爱萌娃
三个女儿梳着一模一样的发型,穿着一模一样的连衣裙,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三胞胎分别叫糖糖、妞妞、希希,妈妈叫欧冉,自称“颜妈”。她在短视频社交平台上的账号名就叫“颜家三千金”,在网上分享一家五口的日常生活,不知不觉已经坚持拍摄短视频三年多,拥有五百多万粉丝。
“颜妈”说,她和颜爸迎来爱情结晶的时候,没想到竟是三胞胎。“孕后期全身浮肿得厉害,脚肿得都不能正常走路,只好在医院待产了半个月。”最终,颜妈顺利产下三胞胎女儿。
三个宝宝,需要全家人一起帮忙照顾才行。“颜妈”说,所有的辛苦都化成了动力,未来的路还很长,她会陪着孩子一起去探索这个精彩的世界。
(图片由受访家庭提供)
延伸
生育友好型社会值得期待
徐晓艳说,先生的呵护与参与度,才是她愿意生娃的动力。小生命诞生的那一刻,很多爸爸会第一时间去看新生宝宝,但徐晓艳说,自己先生第一时间奔赴的是她的床头,感谢她的不易。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先生也会较好和她一起分工陪娃并分摊照顾孩子的事务。
“颜妈”也表示,照顾孩子,人人有责。如果客观条件允许,且全家人能够站到一条战线上,共同出一份力的话,就可以享受一家多孩的幸福。
最近两年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无锡共计出生新生儿42097人,其中一孩为23956人,二孩为17237人,多孩为904人。而2021年,共出生新生儿为40796人,一孩为23228人,二孩为15993人,三孩为1474人,四孩及以上为 101人(如三胎为双胞胎的情况)。从这个数据看,去年比前年新生儿出生总量少了1301人,但二孩及以上孩子出生总量仅少了573人,总体相对平稳。
政府部门也在力推生育友好型社会。比如完善生育休假制度。严格落实产假、护理假、哺乳假等制度,保障生育妇女休假合法权益。符合政策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的基础上,延长产假60天,达到158天,男方享受护理假15天。推动实行父母育儿假制度,子女3周岁之前,夫妻双方每年分别享受10天的育儿假。同时探索生育假期用工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企业在女职工产假期间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用,生育二孩的给予50%的补贴,生育三孩的给予80%的补贴等。
无锡今年在4月底出台了《关于积极推动改善生育二个孩子及以上家庭居住条件的通知》,率先在居住政策上给多孩家庭敞开了方便之门。同时,无锡在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上加大了力度,去年全市新增托位5570个,千人托位数达到2.88,新增10家普惠性托育机构。
(晚报记者 黄孝萍 黄振 卢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