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专版

砥砺奋进踏歌行 优质服务显温情

——无锡市人民医院护理学科建设迈向新台阶

  肝移植患者出院

  护士帮助肺移植患者康复训练(资料照片)

  产科护理

  老年医学科特别的“故事会”

  支援上海方舱医院

  在隔离手术间开展手术

  为新冠核酸检测基地“火眼”实验室做保障

  在鲜花怒放,轻舞飞扬的五月,我们迎来了第111个“5·12国际护士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仿佛又看到了护理先驱南丁格尔那穿过一世沧桑依然璀璨的灯光,千千万万追随者在崇高职业精神的指引下,沿着她的足迹不断前行。无锡市人民医院护理团队在院党委、行政的领导下,一直奋进在开拓创新的路上,用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呵护锡城百姓健康。

  乘东风 高扬帆 护理学科进百强

  为促进护理工作高质量发展,无锡市人民医院紧抓护理学科建设,连续两年护理学在中科院STEM排行榜上进入前100名,是本市唯一进入全国百强的护理团队,并于2021年被市卫健委评为“市医学创新团队”。她们将踔厉奋发,赓续前行,呼应新时代的健康需求,提升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朝着有技术、有温度的新时代护理学科迈进。

  谋在先 干在前 移植护理树品牌

  肝、肾移植护理的MDT团队

  2021年6月,无锡市人民医院重启肾移植、肝移植手术,目前已成功开展17例肾移植和3例肝移植手术。泌尿外科、肝胆外科、重症医学科等护理团队成立专科护士主导的MDT团队。作为生命接力者,他们日夜守护患者床边,为患者进行病情监护、体液管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帮助患者重获新生。

  肺移植护理走上世界舞台

  肺移植护理是医院护理特色品牌,至今已成功开展1400余例肺移植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位居世界前三。肺移植护理团队通过循证,构建了一系列康复护理新模式,优化围术期管理,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团队撰写的论文《Changes i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During the First Year in Lung Transplantation》,被美国移植年会录用并在大会上展示,在世界学术舞台上成功踏出第一步。

  做于细 守于挚 专科护理惠百姓

  骨科护理门诊:“个性化”康复计划

  医院2019年开设了无锡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中首个骨科专科护理门诊,由专科护士出诊,开展出院患者延续护理。2021年该团队针对颈椎病患者和骨关节炎患者,实施运动、营养、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方面的提前干预,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性,缩短了患者住院和术前等待时间。

  产科门诊:为爱撑起“五彩伞”

  产科门诊设立“五色护理”专案员,进行妊娠风险分级五色管理(绿色、黄色、橙色、红色、紫色)。对于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红色”和“紫色”的孕产妇作为重点人群纳入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建立高危孕产妇随访表,一人一表,产检信息一目了然,保证专人专案、全程管理、动态监管、集中救治,做到“发现一例、登记一例、报告一例、管理一例、救治一例”,为孕产妇撑起保护伞。

  伤口造口门诊:促进创面快速康复

  医院伤口造口门诊年门诊量约8万人次,每年新增造口患者100余人次,伤口造口专科护士为患者开展疑难、慢性伤口、压力性损伤、糖尿病足、下肢静脉溃疡、癌性伤口、造口及造口周围并发症的处理等。通过上门服务、造口联谊会、电话随访、微信指导等形式,开展造口患者全程化护理,为患者解决伤口护理的困难,促进创面快速康复。

  有力量 传温情 人文护理暖人心

  肾内科:“暖心”的线上肾友会

  世界肾脏病日,肾内科医护团队举办了线上肾友会,护士长以《腹膜透析患者的饮食与运动》《腹膜透析感染防治》为题,进行了干货满满的知识科普宣讲。与此同时,发布了《肾病饮食口袋魔法书》电子活页册和视频,帮助肾病患者精准计算蛋白质的摄入量、轻松掌握肾病饮食的自我调配,受到众多肾病患者的欢迎。

  老年医学科:特别的“故事会”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认知障碍问题逐渐显现。为了唤回这群老人被“偷走”的记忆,医院老年医学科医护人员集体策划了一场特别的故事会——“怀旧荏苒时光,重拾往昔记忆”。讲故事的老人,最年轻的89岁,最年长的103岁,平均年龄94.5岁。医护人员运用“怀旧疗法”,提前一周向家属征集了凝结着老人们特殊记忆的老物件,通过这些熟悉的物品,唤醒他们珍贵而美好的记忆。

  勇出征 拼全力 疫情防控冲在前

  “春风十里 只因有你”

  今年3月份以来,医院选派了以蔡英华主任为首的120名护理人员驰援上海、苏州、昆山、连云港等地的抗疫工作,选派70余人支援本市核酸采样。队员们迎难而上,同时间赛跑,与当地工作人员团结合作,顺利完成各项援助医疗任务。医院始终牵挂着他们,成立了医疗队关心保障组,实行“一人一策一小组”,为队员解决后顾之忧,作医疗队坚强的后盾。

  疫情防控的“守门人”

  发热门诊是医院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这里的医护人员奋战在最前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发热门诊医护人员科学布防,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应急预案等100多项,对患者实施挂号、就诊、检验、检查、采样、治疗“6个不出门环节”的闭环管理,为疫情防控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

  无影灯下的“大白”

  夜间每一次的电话铃声响起,就是战斗的号角。“手术室吗?有位高处坠落致钢筋从后腰贯穿入腹腔的患者需要立即手术,现昏迷状态、无法流调、没有家属,请立即准备。”“收到,马上准备!”10分钟后,训练有素的“大白”们已经开始了战斗。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考验,为保证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手术室制定了疑似新冠病毒感染急诊手术患者应急处置预案,并加强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该类患者通过专用通道进入隔离手术间,医护人员穿戴防护装备,训练有素开展手术。自去年以来,隔离手术间进行了近千例急诊抢救手术,保证绿色通道24小时“疫”路畅行。

  “火眼”的“幕后英雄”

  无锡市人民医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基地(“火眼”实验室)有20名护理人员在负责基地保障工作。他们每日清点试剂、耗材,随时配送。在灯火通明的实验室里,日最大检测任务达2.3万管。累了,他们就在椅子上打个盹,对讲机一呼,随时投入战斗,时刻保障实验室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