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乐龄

一对老夫妇和他们的四个女儿

持续11年的“约定”

  后排左起:马丽琴、贾淑丽、赵金花、张娜

  马丽琴带着前两天买好的T恤、袜子,来到北京大兴区天宫院街道海子角南里社区,她要看望的是胡建国、刘霞这两位70多岁的老人。

  老人乐呵呵地开了门。马丽琴进屋后帮着收拾屋子、沏茶倒水。“我们总共有四个‘女儿’,小马是其中一个。”老两口说,四个“女儿”与他们之间,有一段已经持续了十一年的“约定”。

  “四朵金花” 给失独老人带来希望

  胡建国、刘霞是一对“失独夫妻”。他们唯一的孩子在9岁那年遭遇车祸意外去世,悲痛万分的夫妇二人决定不再生育。

  老人说,年轻时工作忙,分散了注意力,退休之后清闲了,看着同龄人已经子孙三代同堂,心里难免会感到孤独,“就像是心里的一个坎,迈不过去。”再加上两口子都是急脾气,久而久之,“两人互相看对方不顺眼,甚至多次想要离婚。”刘霞说,“有一次吵得特别厉害,老胡竟然要动手打我,我害怕极了,就拨通了社区居委会的电话,从此认识了这些孩子们。”

  那是11年前的一个午后。接到刘霞阿姨的求助电话,社工马丽琴、贾淑丽、张娜、赵金花马上来到老人家,准备通过“拉家常”的方式缓和夫妻关系,没想到胡大爷情绪激动,并不听劝。“当时,我确实脾气急,谁的话都听不进去,就跟疯了似的。”胡建国说,后来想想,正是因为寂寞,产生了自卑心理,才会因为生活琐事发脾气。

  “‘失独家庭’的矛盾不是我们几句话就能消除的,为了老两口过得舒心,我们天天惦记着,只要有工夫就跑过来,聊聊天,喝口茶,或者买束花、带点小礼物让老人开心。”贾淑丽说。

  工作很快有了成效,胡建国体会到了社工们的好意,接纳了孩子们,还特意到菜市场买“羊蝎子”,给孩子们做。“到了周末,我家要是做了好吃的,给父母送一份,也会给胡爸刘妈送一份,大家还会约着一起来胡家热闹热闹,亲如一家人。”张娜说。

  从孤独的老两口到温馨甜蜜的一家六口,胡建国、刘霞不再吵架了,脸上的笑容多了不少。“往后,您就把我们当自己的女儿,家里有啥事,尽管和我们说,不用客气。”赵金花说,她代表四姐妹和老人定下了这份“约定”,“听我这么说,老人先是一愣,随后点点头,眼圈就红了。”

  “婚礼”现场 “四朵金花”羡煞旁人

  这份“约定”至今已持续11年。“这些年多亏了四个孩子照顾。”胡建国从卧室床头柜上拿来“全家福”给记者看。

  “全家福”就是老两口和四个“女儿”的合影,六口人那叫一个甜蜜。“全家福”旁边是老两口的婚纱照,刘霞穿着白色婚纱,胡建国穿着黑色西装,两人都笑得很温馨。

  “这是10年前,街道举办重阳节老年婚礼活动,大家都穿上礼服走红毯,重温结婚时的回忆。孩子们帮我们报的名,照片我一直留着,相框每礼拜都得擦擦。”刘霞说,50多年前她和老胡结婚的时候,都没这么隆重。

  更令二老难忘的,是在老年婚礼上发生的一幕。当主持人请老人的孩子们上台“敬茶”,“当时我就想着,四个孩子肯定得上来。”刘霞说。果然,她猜着了。

  当马丽琴、贾淑丽、张娜、赵金花捧着茶杯走上舞台来到老两口面前,一同说出“爹,妈,请喝茶”的时候,她和老伴儿不约而同地哭了出来,四个孩子也都哭了。

  旁边的老人都投来羡慕的目光,“真是四朵金花,看着就倍儿孝顺。”可是大家不知道,已经哭成泪人的老两口,竟然是“失独夫妻”。

  深夜发病 “没有你们,我可怎么办啊?”

  膝下无子女的老人最难的,就是生病时没有人照顾。

  2012年,四个“女儿”因为在基层工作表现优秀,相继得到提拔,调到了其他社区。马丽琴、张娜、贾淑丽分别到海子角东里社区、兴宇社区、融汇社区担任党支部书记,赵金花也调到海子角东里社区担任副主任。“都不在我们社区工作了,一开始接受不了,心里空落落的,但后来孩子们还是常来看我们,我就感觉她们都没走。”刘霞说,这“约定”并没有因为孩子们的工作调整发生变化。

  然而,新冠疫情发生后,四个“女儿”的工作压力比过去陡然增加,“老两口年龄一天比一天大,胡爸查出了心脏病,刘妈也有高血压。我们想常去看看,但是社区实在走不开,有时候真希望自己有三头六臂……”马丽琴说。可是,即便再忙,每隔两三天,四个“女儿”也要给老人打个视频电话,“担心老人发生什么意外。”

  2020年的一天下午,胡建国突然感觉心脏不舒服,刘霞赶紧叫了救护车把他送到医院,“我知道孩子们都忙,不好意思麻烦。”刘霞说,因为疫情期间,医院不许家属陪护,所以看到老伴状态还不错,她就回了家。可没想到,当天夜里1点多,医院就给老胡下了病危通知书,“我打了120,但是人家说我这种情况,不能坐救护车。我70多岁了,也不会手机叫车。”刘霞拨通了马丽琴的电话,“小马啊,你胡爸在医院,病危了,我得马上去医院,你帮我想想办法……”刘霞老人的话语中带着哭腔。

  “当时情况很紧急,我家到刘妈家得半小时,可是直接去医院才10分钟,所以我赶紧给派出所打了电话,警察开着警车,拉着刘妈往医院赶,我们到医院会合。”马丽琴说,让人欣慰的是,胡建国老人最终转危为安了。

  松了一口气的刘霞老人抱着马丽琴哭了出来:“小马,没有你们,我可怎么办啊?”

  对话

  让社工深入每个“失独”家庭

  问:您觉得现在照顾“失独老人”难在哪儿?

  马丽琴:最开始那几年还是感觉很轻松的。现在我们四姐妹也都50岁上下了,家里也都上有老下有小的,而且都是社区工作中的骨干,疫情几经反复,确实感到力不从心、分身乏术。胡爸和刘妈上了年纪,身体很明显比过去差了不少,求医问药、交通出行,都需要照顾,这对于四姐妹来说,都是挑战,总之就是难度越来越大了,我们需要帮手,如果有志愿者愿意照顾老两口,可以随时来找我们。

  问:您是经验非常丰富的社区工作者,对待“失独老人”,社区应该如何做?

  马丽琴:失去独生子女会给一个家庭带来多重打击,使得失独父母的心理健康重重受损,对失独人群开展情感与精神慰藉,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一项迫切的工作。我认为,对社区工作者进行相关技能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必须让社工们深入到每个“失独”家庭中,深入了解失独者的生活、心理状况,建立心理危机化解机制,降低他们的精神风险,让他们在开心甜蜜中安享晚年。 (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