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上午,市法院、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市工商联召开联席会议,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科技型企业劳动人事争议“调裁审一体化”工作 积极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为科技型企业、人才的权益提供法治保障。
从会议上获悉,随着无锡人才计划的深入推进,无锡的劳动力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人才、高级工程师、高级管理人员正在成为劳动关系的一方主体,相关的劳动人事争议也逐渐增多。而此类案件与普通的劳资纠纷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法律关系更加复杂,处理难度更大。市中院劳动争议庭副庭长姜丽丽介绍,如何更好地回应此类纠纷争议,如何建立符合科技型企业劳动人事特点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如何实现以一流的法治环境吸引一流人才,如何进一步优化无锡的营商环境?这是《实施意见》出台的背景。
根据《实施意见》,四部门将确立科技型企业劳动人事争议调裁审衔接一体化工作基本原则、制度设计、关键环节、工作措施、具体流程,并完善全流程调解组织,其中市总工会、市工商联引导科技型企业建立内部申诉和协商回应制度,人社部门会同工会组织、企业代表组织推进科技型企业建立劳动争议案件协商解决机制。到今年6月底,四部门将在科技型企业聚集区设立专业化调解中心,建立由10至15名省、市各类技术专家、外国人或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同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组成的调解资源库,调解涉科技型企业劳动争议案件。同时,设立1至2个涉科技型企业劳动人事争议巡回仲裁点、巡回审判点。
姜丽丽表示,在涉及科技型企业和人才的纠纷中,尊重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对于人才保护、企业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同时,高层次人才与科技型企业两者依存度高,双方都有巨大的投入成本,一旦发生纠纷,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两败俱伤。如何既能保护高层次人才的合法权益,激励创新、宽容失误,又要开放包容,促进科技型企业的成长发展,平衡双方的利益,是今后的探索方向:“总而言之,就是要让科技型企业、高层次人才对我市人才发展、企业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有充分的预期和信心,为优化我市营商环境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甄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