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3日晚上,扬名街道幸福嘉里园区的图书馆亮起了灯,“梁塘夜话”系列文化沙龙正式启动。在文艺范十足的园区里,扬名街道各路社区负责人“围炉夜话”,一起聊聊所在社区的“幸福家园”微民生项目,打造首期“用心办好微实事 用情点亮微幸福”交流分享会。
来自丽新路的社区书记林水芳分享了她眼中的幸福。在她看来,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给老人送上一碗热乎乎的“暖宅馄饨”,让孤老有人照顾,生日时有人祝贺,他们脸上的笑容就是幸福。社区工作者不是万能的,重要的就是“有心”,只要用心、有心,就无愧于心。
在这场交流分享会上,扬名街道各个社区发布了自己的微民生项目。比如,在滨河社区,他们将在小区长廊里和喜马拉雅合作,建设一个有声书长廊,居民来这里休闲时,只要扫码就能静静地收听喜欢的图书。同时,在小区老年人较多的广场上,他们还会增设休闲椅,让大家下楼聊天的时候,能有个歇脚的地方。清二社区则发布了一个幸福步道项目,水仙里小区两条主干道之间有片绿地,居民们回家时,习惯在绿地中抄近路。久而久之,这里形成了一条便道,但一到下雨天容易打滑,他们决定对这里进行微改造,打造成居民们的安全步道。
“一场分享会下来,很有启发”,中桥社区书记刘可文表示,社区治理内容很多,各个社区从实际出发,给出了自己的民生幸福做法,让他开阔了眼界。
扬名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原有金星街道和扬名街道合并成了新扬名街道,区域面积变大了,再加上经济发展、疫情防控、城市管理,许多社区工作者感觉压力倍增,整天忙忙碌碌,与单位同事的深入沟通少了,与居民骨干的协商议事少了,与企业的贴心交流少了。为此,扬名街道希望能在内部打造一个轻松的沙龙,大家能停下脚步,一起来交流。沙龙时间一般在晚上6点半到8点半,又在古老的梁塘桥畔,故名“梁塘夜话”。今年,他们一共安排了16场不同的主题交流,每半个月一场,比如,组织老旧小区改造居民监督员交流监管经验,探讨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思路,组织网格员代表谈入户走访、谈楼道自治、谈网格治理。还会邀约相关领域专家,大家一起开展头脑风暴式的互动交流,形成广泛共识、汇集治理智慧。(黄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