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人见人爱的大米宝宝,我长得白白胖胖的。今天早上我刚刚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和小伙伴被关在一个黑乎乎的罩子里。后来我们连黑罩子一起被搬进一个大房子里,大房子里都是水,又闷又热……”扬名滨河小学“毛虫中队”的杨宛琪最近创作了一个名为《大米历险记》的故事,她还用小石头和颜料画了“大米宝宝”和“粽子”。这一系列的创作都源自班主任贾军华布置的实践作业“捡‘故事’”,地上的小细枝、落叶、小石头在“小毛虫”的手里被“打扮”成新的模样,并由此生发联想创作了各种有趣的故事。
在扬名滨河的校园里,顺着笑声去寻找,一定可以找到贾军华的身影。她曾获得过无锡市优秀班主任,无锡市德育工作能手,无锡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擅长给学生制造惊喜的贾军华把自己称作“可乐罐头”,她说:“我不卖可乐,不卖罐头,我只卖罐头里的故事,只收孩子们成长的快乐!”
2011年,贾军华第一次执教一年级,和学生们相处的逗趣日常,被她用心地记录下来,诞生了一年一册的《可乐的毛毛虫》,这成了贾军华给孩子们的新学年定制礼物。2017年9月,新一届的“毛虫中队”正式集结。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贾军华发现班里的学生绘画能力都不错,于是她鼓励孩子们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用画画记录下来。“学习了新本领可以画下来,认识了新朋友可以画下来,所有的第一次都可以画下来……”就这样,想想画画,画画想想,到一年级结束时,每个“小毛虫”都拥有了一本独属于自己的绘本书《我的一年级》。
有学生在作文里这样写道:“贾老师虽然是一个语文老师,但是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会体育来跳跳操,一会搞搞美术,一会劳技凑凑热闹……只要贾老师眉毛挑一挑,必有新惊喜!”贾军华认为教育不应该局限在教室里,她带着孩子们走向操场、小菜园、厨房、小花园……流动的教室里他们一起发现、探索、感受,一起收获成长。
小菜园里的劳作,种出了番茄、黄瓜,采摘后贾军华发起了一场“成果品鉴大会”,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去年秋天桂花盛放,贾军华带着学生们摇桂花、挑桂花、酿桂花。活动结束后,贾军华还用一节课和孩子们学习了“舌尖体”,尝试创作了一个美食短视频“桂花酒酿小圆子”。“从写解说词到拍视频,再到配音,都是由他们自己完成的。”贾军华说。科学课要观察大蒜的生长,全班就一起种了大蒜。收获了大蒜回家下面条、意外发现了新生蒜瓣一起尝生蒜,贾军华会鼓励他们把这些有趣的经历写下来。贾军华说:“我始终希望在教孩子们的‘一阵子’中,留下些能让他们‘一辈子’受用的东西。”
(徐婕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