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焦点新闻

“红色引擎”燃起来 “工匠精神”传下去

  由华光环能设计制造的“一带一路”伊拉克巴士拉650MW燃机联合循环余热锅炉项目。

  公司鸟瞰图。

  由华光电站总包的广东海亮20MW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

  走进无锡华光环保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装备事业部(下称“华光装备”)可以明显感到厚重的年代感,这家始建于1958年的老工厂到现在已经走过了64载悠悠岁月。厂区内的很多厂房、办公楼都还是建厂时建造的,道路两旁葱郁的树木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作为著名的工商名城,无锡在民国时期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诞生了一大批工业企业。在如今硕果仅存的老企业里,有些企业虽然名字还在,但企业性质、经营范围、业内地位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华光装备则是一个例外:建厂以来,华光装备市属国有企业的性质未变、主业未变、依然处于行业前列。

  无锡华光环保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华光装备事业部党委书记、总经理毛军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华光装备作为一家老国企,这么多年来平稳有序的发展离不开党建引领。”

  党建工作贯穿于企业发展全过程

  毛军华告诉记者:“中共无锡华光装备委员会成立于2017年7月,党委领导班子7人,下设1个党总支、12个党支部,共有党员325名。公司党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国联集团打造‘365智慧链’党建品牌为目标,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党建+一带一路’、‘党建+6s’等新融合模式,让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紧密融合,凝心聚力推动公司高质量转型发展。最近几年,央视、《人民日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等多次报道了公司‘一带一路’发展取得的实效。新融合模式党建品牌发挥了引领市场开拓、引领行业发展、引领服务品牌三大示范引领效应,为推动公司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作为一家成立64年的老国企,华光装备党建工作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走进华光装备党建文化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颇具历史厚重感的企业党建历程:1958年12月,经无锡市重工业局党委批准,成立江苏锅炉厂党总支委员会,共有党员36名,下设2个党支部;1961年8月,成立中共无锡锅炉厂委员会……企业成立伊始,就确立了以党的思想作为企业思想引领的方针,以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树立标杆,引领构筑企业灵魂,提升企业凝聚力。64载风雨兼程,党建工作始终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政治引领作用。

  “1958匠心工程”铸就党建品牌

  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组织落实、干部到位、职责明确、监督严格。

  加强党的建设不仅是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更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环节中,企业品牌建设作为一种文化管理手段,对内有助于提升企业凝聚力,对外有助于增强企业知名度和竞争力。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引入品牌发展思路,加强党建工作的品牌化建设,成为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管理深度融合的有效手段,进一步破解国企党建“写在纸上、挂在墙上”与发展“贴不紧、两张皮”的难题。

  华光装备党委审时度势提出了打造“1958匠心工程”党建品牌。毛军华告诉记者:“‘1958匠心工程’党建品牌可以归纳为‘一核心、九职责、五融合、八行动’。一个核心是指坚持党委在组织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地位;九项职责是思想引领、政策贯彻、重大决策、重大协调、干部建设、支部建设、文化建设、群团建设、廉政建设;五融合是业务集成化、装备低碳化、市场国际化、流程数字化、管理协同化,以‘匠心党建’引领‘绿色转型’主线,深化‘党建+’模式,实现党建、业务双融双促;八大行动是以‘八个专项行动’为抓手,赋能‘八力’:‘三到位三深化’行动,赋能品牌力;‘六提升两完善’行动,赋能协同力;‘产改五赋能2.0’行动,赋能匠心力;‘三大工作室联盟’行动,赋能创新力;‘支部标准化攻坚’行动,赋能组织力;‘干部履职评估’行动,赋能领导力;‘大监督体系建设’行动,赋能内控力;‘党建带团建’行动,赋能新生力’。”

  “厂二代”“厂三代”的职业接力

  匠心和传承,是华光装备党建品牌的关键词,也是记者此次采访的最大感受。

  华光装备“三大工作室联盟”行动,名气不小。“三大工作室联盟”包括大师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通过加入联盟,建立创新工作室联盟管理机制,各工作室资源共建共享,取长补短,赋能高质量创新发展。以陈国民、毕长忠大师工作室、陈国民劳模创新工作室以及陆晓焰职工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建立内部技术技能结对帮扶,形成“比学赶拼超”的工作氛围。拓展外部工作室联盟渠道,以自主创新为着力点,让工作室成为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证;以解决技术难题为立足点,侧重把生产技术难题进行立项攻关,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要以人才培养为着眼点,传承好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扎实推进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建设。毛军华说:“华光装备希望通过‘三大工作室联盟’行动,更好地传承工匠精神、分享工匠经历、传授工匠经验,为公司内部的人才队伍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为无锡现代制造业培养出更多骨干人才。”

  出生于1994年的严可悦是华光装备党委办公室的党务专员。严可悦的奶奶和爸爸也都曾在华光装备工作过,严可悦坦言,华光装备带给自己的影响,不是“言传”,而是“身教”。他告诉记者:“在我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公司浓浓的人情味和父亲认真的工作态度,车间墙上的标语‘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我至今仍铭记于心。那时候我就决心以后也要到这样的单位工作。大学毕业后我如愿以偿来到这里,真正感受到成为一名华光人的自豪。”

  党建工作的核心是“凝聚人心”。人的心安了,才能在工作中发挥巨大潜力。在华光装备,“爱厂如家”的氛围浓厚,“厂三代”“厂二代”是一种职业接力,更是一种匠心传递。企业如何做到传承?就体现在下一代是否依然热爱这个行业、这个企业,体现了他们对企业的感情和信心。

  (晚报记者 孙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