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晚报记者 孙暐) 昨日获悉,无锡深入开展“进万企 解难题 促发展”活动和“两链”护航行动,成立市县两级稳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工作专班,常态化协调解决企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需市外协调事项849项,困难问题办结率达97%。截至5月末,无锡全市67963家工业企业总体工业用电满产指数为97.84,工业企业生产整体恢复至正常水平的九成五左右。除江阴外其他地区工业用电满产指数超过100,为100.42,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正常水平。
在近日举行的无锡市2022上半年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威孚新能源产业园项目正式落户无锡高新区颇受关注。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晓东表示:“为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紧抓汽车行业‘新四化’转型发展机遇,公司积极布局‘绿色氢能’战略业务领域,将在无锡高新区成立氢能事业部,重点发展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和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装备两块业务,并新设立一家合资公司,从事研发、生产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新能源产业园一期氢能项目预计总投资30亿元,公司将持续加强自主研发和能力建设,致力于成为燃料电池独立的关键零部件供应商。”
威孚新能源产业园的签约,只是无锡工业企业“戴牢口罩抓发展”的一个缩影。走进无锡华光环保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装备事业部(下称“华光装备”)的生产车间,这里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华光装备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吴文伟告诉记者:“今年1-5月,华光装备板块面对疫情和市场的双重考验,紧盯重大项目进度,持续开拓市场,有效订单总额达14.3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02%。”
无锡宏源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始创于1956年的老国企,是我国生产化纤、棉纺等各类纺织机械的高端机电产品制造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志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公司发展态势不错,不仅原有产品市场订单充足,生产任务重,而且填补国内化纤加弹机空白的智能化新品也将实现产业化,首批量产任务在即。近阶段复工复产以来,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宏源机电一方面加快已经实施的技术改造力度,让因疫情拖延验收的新设备尽快投入生产。眼下,投入近2500万元的智能设备基本全部投入使用,增强了公司的出产能力;另一方面,整合各项生产资源,调动人员积极性,加大对外协作力度,缩短整机出产周期。从5月份主导产品出产量来看,已经恢复到了疫情前的高位出产量。
疫情期间,金融活水也在持续不断为制造型企业注入信心和力量。无锡市科发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是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国有融资担保公司。公司副总经理秦迪告诉记者:“我们公司的客户主要是全市的中小微企业、科技型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坚决落实各级政府相关要求,截至今年3月末,共计为17户受疫情影响的企业继续提供融资服务,担保金额12445万元。自2022年3月至今,展期业务2户,共计额度为19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