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芝加哥发生飞车枪击案,1人死亡、4人受伤;6月4日晚和5日上午,宾州费城等3个城市发生枪击事件,9人死亡、20多人受伤;5月24日,得州尤瓦尔迪市罗布小学发生枪击案,21人死亡……近期,接二连三的美国枪击案不断占领各大媒体头条。令人担忧的不只是美国枪击事件的频发,更是枪手年龄的不断降低。
有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美国发生的9起最致命的大规模枪击事件中,有6起是由21岁及以下年龄枪手实施的。与此同时,枪支暴力也成为美国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美国的现实却让政府难以对此采取有效措施。
12岁男孩持枪抢劫加油站
近期,一段12岁男孩持枪抢劫加油站的视频在美国社交媒体上疯传。这名加州男孩走到柜台前掏出手枪,要求加油站员工交出现金,并向天花板开了一枪。当地警方表示,男孩抢劫之后逃跑,在几个街区外被捕。他表示,自己这样做“不是为了钱”。
在5月24日罗布小学枪击案发生后,美国多地中学生因为非法携带武器或者威胁要模仿这一恶性案件遭到逮捕。其中,纽约市一名18岁的高中生在课桌上留下威胁性信息:“我要在学校开枪,就像得州那样,做好准备。”
这些都是美国枪支泛滥、枪支暴力犯罪年轻化近期出现的例子。《纽约时报》发文称,美国大规模枪击案已经出现令人不安的“新模式”:袭击者很年轻。《华盛顿邮报》也感叹说,最近发生的枪击案表明,枪手的年龄在不断降低,“令人难过的是,他们(枪手)很年轻,而这种现象很典型”。
卖枪,“从娃娃抓起”
5月26日,也就是得州罗布小学枪击案发生两天后,美国佛州一名2岁的幼儿用一把装了子弹的手枪,误杀了自己的父亲。这一荒诞悲剧折射出一个现实:青少年甚至幼儿能够很容易地获得枪支,而这是美国枪手年龄不断降低的一大原因。
美国对枪支的管制过于宽松。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根据美国联邦法律,公民在21岁之前不能购买酒精饮料或香烟,但却可以购买致命武器。除了少数几个州之外,人们都可以在年满18岁之后购买半自动步枪。美国国家司法研究所对1966年至2019年发生的大规模枪击事件进行调查,发现超过80%的中小学大规模枪击案的枪手,从家庭成员那里偷来武器。
在美国,一些孩子几岁的时候就能接触枪支,美国全国步枪协会还会组织青少年学习如何使用枪支。该协会网站的信息显示,自1903年以来,美国全国步枪协会便面向青少年“推广射击运动”,以向青少年“灌输枪支安全”。青少年枪支培训项目种类繁多,包括竞赛和安全课程等。
一些枪支制造企业为了利益进行疯狂营销。伊利诺伊州的一家枪支制造商甚至为儿童推出一款名为“JR-15”的微型AR-15步枪。该制造商称这款产品“更小、更安全、更轻”,但“操作起来就像爸爸妈妈的枪”。
美国校园霸凌现象层出不穷,社会治安每况愈下,这些因素也促使一些学生拥枪自卫。“电击枪和胡椒喷雾正变得像铅笔、橡皮擦一样普遍。”美国纽约市一名老师对媒体如此说道。纽约市警察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相较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纽约市学生携带到学校的武器数量飙升了80%。查获的武器包括手枪、刀、电击枪、胡椒喷雾等。《纽约邮报》更是将之形容为“全美最大学校系统内的一场军备竞赛”。
此外,《纽约时报》分析说,对于青少年来说,15岁到25岁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十字路口”。在这个时期,年轻男性自身不断发生变化,还要经历社会压力带来的“阵痛”,这可能会让他们走向暴力犯罪。
控枪法案艰难闯关
美国国会参议院20名民主、共和两党参议员12日宣布,就枪支安全法案框架达成一致。不过,法案框架内容远未达到总统约瑟夫·拜登及国会民主党人的期待,民主党先前推动的控枪法案中多项措施遭删减。拜登当天表示,接受这一框架,敦促参议院推动相关法案通过。
法案框架主要内容包括:各州将获得资金,以制定和实施“危险信号法案”,即如果持枪人发出威胁,警方可以暂时扣押其枪支;对21岁以下的枪支购买者进行更严格的犯罪背景调查,审查其青少年精神健康记录;打击为背景调查不过关人员代购枪支的行为;为加强校园安全和心理健康项目提供资金等。
按美联社说法,法案框架中一些细节和法条表述仍未完成,可能出现新的争议和拖延。美国枪患痼疾难解,牵涉诸多因素,民主、共和两党在控枪问题上分歧严重,致使美国国会20多年来未能通过任何重大的联邦控枪法律。
迈阿密宣布将回购枪支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14日报道,迈阿密市宣布,该市警察部门将于6月18日举办一场枪支回购活动。
据报道,迈阿密市政府官员表示,交出便携枪支的人将收到50美元(约合336人民币)礼品卡,交出霰弹枪或步枪能收到100美元礼品卡,交出大口径步枪能获得150美元礼品卡。所有枪支都应保持空弹,并装在安全的手提箱中运输。
迈阿密市长弗朗西斯·苏亚雷斯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是解决“美国枪支暴力”的一个“巧妙的想法”,他“从未听说有人这样做”。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