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看无锡

城市精细化管理“红黑榜”,今年有新变化!

  随着全市“红黑榜”发布步入常态化,持续发布的榜单成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现状的“动态缩影”。昨天,无锡市城市精细化管理“红黑榜”第二季度考评正式开始。记者发现,今年在评选项目、考评标准上有了很大的“变化”。

  考评单项“上新”

  据了解,2022年度“红黑榜”评选项目为:“热点区域停车管理”“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开放式公园(游园)管理”“住宅小区管理”“建筑工地管理”5个单项。新增的“建筑工地管理”,涵盖建筑工地、拆迁工地、市政工地、储备裸土地块等单项,“裸土降尘、工地环境、外观整洁等都是考核内容,每个工地分等级进行考评。”市城管委办公室监督检查处余宏表示。

  对于今年退出的“背街小巷整治”“公共厕所保洁”两个单项,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大数据分析研判,这两项已取得实质成效,问题大幅降低,所以就暂时退出考评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红黑榜”有了自己的专家库,目前共有47人,并将不断完善。每次考评,市城管委办公室组建由市级职能部门业务负责人、行业专家、行风监督员及市民代表组成的“红黑榜”评审专家库,按季度通过“双随机”方式确定市级考评组成员和考评时间。

  覆盖范围“扩容”

  “停车管理”单项考核区域,由原“主次干道”沿线范围调整为重点针对居民小区、学校医院、大型卖场(市场)、重点景区等热点区域的评比。对此,余宏举例说,“以前停车都是以单条路来考核,而不是区域,比如崇宁路沿线车辆乱停放,但在苏宁里外两侧却很好,那就是崇宁路路段的问题,但现在按照区域来评比的话,问责的就是苏宁所属区域。”

  同时,调整“住宅小区管理”评选范围,由原先的“物业小区”扩大至“老旧新村”和“城中村”;调整“开放式公园(游园)管理”评选范围扩展至公共区域“敞开式绿地管养”,“以前评选的样本框在120个左右,今年进一步扩展了范围。”余宏告诉记者,在以往的“黑榜”中,敞开式绿地管养项目存在基础设施破损、绿化管养缺失、杂物乱堆放等共性问题,部分还有绿地内违停现象,但时常会被职能单位以“不在范围内”“不属于我们管理”“这是绿地不是游园”等借口推脱,这样的考评调整,也将相对地杜绝此类情况。

  城市精细化管理“红黑榜”考核范围还从市区扩大至全市(包括江阴、宜兴)范围。余宏表示,“很多地方面对‘红黑榜’会本能地表示不想参与,但这不是你不参与就可以逃避的,如果被查到依然要公布的。”另据介绍,以前要等检查结束后,再将结果汇总,中间难免会有人为求情以及主观因素;以后将第一时间将查巡结果照片,上传指挥中心平台,运用系统来判定,避免人为操作。

  (晚报记者 璎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