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乐龄

七旬老人扮演媒婆多年 转战短视频成了真红娘

  “你看我现在很轻松,我苦的时候你是没看到。”完成了赡养母亲、照看孙辈的“历史使命”后,今年71岁的李玉珍把闲暇时间都给了表演。

  自打退休后,李玉珍就在潍坊十笏园的锣鼓队扮演“媒婆”。2021年,她离开锣鼓队,将表演的阵地转移到了短视频平台上,从一名乔装打扮的假媒婆,摇身一变成为给人牵线搭桥的真红娘。身份转换之间,不变的是李玉珍旺盛的表演欲和生命活力。

  从小喜欢演“李铁梅”

  1951年,李玉珍出生在潍柴楼的宿舍大院内。贫瘠的生活中,表演成为装点李玉珍生活的一抹亮色,“我就是爱好表演。”不知道是不是常年在外表演的缘故,李玉珍的嗓门不小,话语密度大,叫人插不上话。她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我小时候最常演的就是《白毛女》和《红灯记》,最喜欢演李铁梅。”

  李玉珍的表演生涯并没有什么梦想因素的加持,如同她自己说的,仅仅是“一个爱好”。从小,李玉珍就喜欢表演。不过,从上小学开始,她的这个爱好便被搁置一旁,此后再也没有被捡起来。当被问到表演的爱好怎么没延续下去时,李玉珍的嗓门更大了:“我家里兄弟姊妹7个,饭都吃不上,空闲我都去帮人家看孩子赚钱,哪有那个时间啊。”

  小学毕业后,李玉珍便在潍柴干起了临时工。工作,结婚,生儿育女,如同那个年代的大多数女性一样,李玉珍的生活被工作和家庭填满,没有一丝一毫属于自己的空间。退休后,李玉珍又承担起照看外孙女和赡养老母亲的任务。一直到孩子上学后,李玉珍才开始干自己喜欢的事情。

  2016年,李玉珍参加了十笏园锣鼓队的表演,“那个时候我戴着头套,正在表演大头娃娃,十笏园的导演万山正在为拍《俏鸳鸯》这部电影选角色。”李玉珍被导演一眼看中,“媒婆非你莫属。”

  李玉珍说自己在表演时与其他演员不一样的一点就是喜欢跟观众互动,“我看到个小孩儿,就喜欢拉着他一起表演。”一场场的表演下来,李玉珍也有了自己的固定粉丝。一次表演时,一个小男孩的母亲拉住李玉珍并拿出一张合影:“我儿子每年都要跟你合一次影,现在他都比你高了。”

  每次演出,费用在20元到30元之间,其中的辛苦却是不言而喻的,但李玉珍仍旧很积极。“有时去外地表演,凌晨1点就起床,晚上有时还没卸妆我就躺下了,最累的时候是从正月初一到十六,演出从早上延续到晚上。”李玉珍凭借自己的爱好坚持了下来。

  开直播当起真红娘

  从去年开始,因为年龄限制,李玉珍不再去锣鼓队表演了,但是她仍旧爱去凑热闹。她说自己舍不得粉丝。

  闲不住的李玉珍换了一个表演平台,她在抖音上注册了一个账号,开始在家里表演,账号的名字叫“潍坊第一媒婆”。

  李玉珍在直播里延续着自己曾经扮演的角色,没想到竟然被网友误认为是牵线搭桥的红娘。“网友总是让我给他找对象,本来我是一个假媒婆,没想到演着演着成了真媒婆。”

  每天8点,李玉珍都会在直播间准时上线,与粉丝互动。她会邀请粉丝上麦,请他们诉说自己的择偶标准和理想型对象,并将他们的信息记录下来,以备在线下进行匹配。虽然没有真的做过媒婆,但是李玉珍干起来还挺像样。她拿出一本记录册,本子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粉丝的各种信息。“年龄、学历、家庭、身高、工作、住址,这是六大要素。”李玉珍说,六大要素是她牵线的重要依据。

  “一开始没有什么粉丝,每次涨了3到4个粉丝我都特别开心。”李玉珍说,自己刚开始直播时,每增加一个粉丝都十分兴奋,忍不住向自己的老板炫耀,现在自己的短视频账号已经有了1.3万粉丝,直播间能达到700人,“我非常满足。”

  “能说成一对是一对。”李玉珍说。与此同时,她也对很多年轻人的交友方式感到困惑,“有些年轻人聊天聊了两个月,一见面结果对对方不是很满意。还有的只在网络上聊天,也不见面。我计划接下来组织一下粉丝见面会,让他们多一些接触的机会。”

  除此之外,李玉珍还喜欢“怼”粉丝,如果粉丝存在不正当的言论和不切实际的幻想,李玉珍就会当面怼回去,她说:“可能我有啥说啥,比较实在,这也是大家喜欢我的原因。”

  (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