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无锡

坚守与创新:

“点草成金”让麦秆焕发光彩

  江南平原,春秋代序,稻麦轮作。正值6月下旬,麦子完成收割后,留下大批光秃秃的麦秆。这些平平无奇的麦秆,其实也蕴含着艺术的养分,它们是制作麦秆画的重要原材料,把最普通的麦秆制作成上乘的手工艺品,是民间的一项独创,陈惠平就是非遗麦秆画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偶然邂逅,换来数十年坚守

  陈惠平的家乡青阳镇浸润着吴文化的风韵,走出过众多名流雅士,其中就有一位麦秆画工艺美术大师江可林,他在上世纪70年代凭借麦秆画《南京长江大桥》名噪一时。1986年末,机缘巧合之下,陈惠平得到了江可林老师和他的学生章意的指点,开始对麦秆剪贴画产生浓厚的兴趣。萍水相逢的几天“机缘”,却让陈惠平义无反顾地走上麦秆画艰苦漫长的艺术创作之路。

  麦秆画看似简单,其实创作过程十分复杂,需要经过选料、染色、剖平、设计、过稿、剪贴、整理等主要工艺,前前后后二十几道工序均由手工完成。其中,选料这一步十分有讲究,如今制作麦秆画所用的麦秆并非常见的小麦秆,而是选用专门种植的大麦秆。麦秆直径越大,剪贴时可发挥的空间也就越大。

  在陈惠平的工作台上,除了剪刀、镊子、胶水等常用工具,还有两种形状不同的烙铁,这是丰富麦秆画表现形式的重要工具。随着烙铁温度、角度的不同,在麦秆上呈现的颜色和纹路也会发生变化。陈惠平现场将粗壮圆挺的麦秆用钢针剖开,用刀片将麦秆内的薄膜刮去,将其制成柔软纤巧的薄片,这就是营造麦秆画独特艺术气息的基本创作元素。

  自成一派,多种艺术融会贯通

  麦秆画艺术本罕有学习资料,专业的老师也是少之甚少,得依靠自己不断摸索创作方式。陈惠平自幼受父亲的熏陶,对书法、国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她画仕女,秀丽文雅呼之欲出;画花鸟虫兽,一叶一蕊、一鳞一羽栩栩如生;她的书法铁画银钩,大气灵动。在此基础之上,她就“异想天开”,寻思着完成一次艺术的“嫁接”。传统的国画题材被搬到了麦秆画上,连《兰亭序》这样的书法名篇也能高度还原。站在麦秆画《兰亭序》面前,观者由衷感叹作品的神韵,整篇作品共有20个“之”字,个个欲飞欲舞,充分展现了麦秆画特殊的光泽和质感。

  在陈惠平的工作室,最常见的作品还是猫、虎和仙鹤之类的,各肖其形、各备其神,就连鸟羽兽毛都根根分明,细微可辨。麦秆画的高下就是取决于这些细节,一张麦秆画要想到达一定的品位和价值,没有捷径,只有精耕细作。近年来,陈惠平的创作技法也在不断推陈出新,麦秆剪贴已由技法单一的平贴,发展到浮雕剪贴和立体剪贴;色彩也由原来的原色发展到套色;麦秆画作品在传统的画框装裱基础上,加入了扇面、册页等形式,更方便携带。

  从初入此道至今,陈惠平进行了30多年的探索和追求,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自创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把国画、烙艺、书法、篆刻等融入麦秆画创作,使作品更具细腻、精致、秀美的艺术特色,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把乡野变成逸趣,让寻常之物登上大雅之堂。(晚报记者 殷婉婷/文 朱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