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的纸箱中,三只“小鸟”探头探脑的观察一番,展翅飞起,忽的一下不见了踪影。昨天上午,无锡动物园鳄鱼雕塑广场上,工作人员对一个月前被救助的三只红隼进行了野放。
市民送来三只幼鸟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野放之前,记者在动物园的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见到了三只小红隼,它们住在一个“单间”里,发现人走近就会紧张地抓住笼子。“一个月前,有市民送来三只毛绒绒的幼鸟。”工作人员介绍,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谢老师一眼就认出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隼。
红隼是本地常见的猛禽,体型只有鸽子般大小,但扮演着食物链顶端掠食者的角色,食物主要有鼠类、鸟类、大型昆虫、蛙类和蜥蜴等。红隼每窝可以产4-6枚蛋,正常情况下幼鸟都可以成活,最大的“意外”可能是爱心人士过于担忧地将幼鸟从其父母身边捡走,“每年春夏季,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都会收容红隼孤儿。”
精心照料茁壮成长 一月龄最适合进行野放
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谢决明介绍,接收三只红隼幼鸟后,他和兽医一起对三小只进行了体表检查,发现并无明显外伤并且精神状态尚可。之后的日子里,工作人员精选动物食堂内的优质牛肉作为食物进行喂养,小家伙们吃得很“嗨”,长得也很快。大约到一月龄,就可准备放飞,因为这时它们已经从毛绒绒的幼鸟长成帅气漂亮的亚成体了。“放生野生动物要看它们的状态,如果适合放生就一刻不能耽误,让它们尽快回归自然。”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冯耀介绍,野放一般会选择春夏两季,因为此时大自然中有鸟类喜欢的各种食物,放生后更易存活。
“野外才是野鸟的理想归宿。”谢决明告诉记者,临放飞前一周,工作人员就会有意识的带小家伙们出去放风,捉一些昆虫之类的活物让它们见识,培养它们对于食物的专注。“大家也不用太担心,猛禽的野外生存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对于人工养大后放生的野鸟,工作人员一般会持续在野外进行关注,结果发现小家伙们都生活得很好。
关注
路边的小鸟不要随便捡
据介绍,今年以来,除了此次放飞的红隼,无锡动物园已相继救助了夜鹭、猕猴、暹罗鳄、辐射陆龟、苏卡达陆龟等多种野生动物。
“一般情况下路遇鸟类等野生动物,只要无明显外伤,不妨碍交通,建议不要干预,直接离开即可。通常人类离开一段时间后,它们会自行离开,千万不要因为看着喜欢就捡回家饲养。”谢决明介绍,春夏季是幼鸟“出飞”的季节,它们会在此时练习飞行,因此常见“落巢”幼鸟,这时,细心的市民可以仔细观察一番,一般成鸟就在附近,等人走远后就会来寻觅自己的孩子。如果确定周围有其他动物会威胁到幼鸟,可以考虑将其放回附近的树枝上。“虽然救助中心会精心饲养,但总比不上鸟类父母的照顾,食物也没有它们自己从自然界获取的更丰富、合理。”
此外,如果确认野生动物受伤,需要救护的,也请尽量不要直接接触,可拨打110报警电话。野生动物会携带各种不明疾病,处理不当很可能对救助者产生伤害。
(晚报记者 张颖/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