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锡海珈苑业主 吴阿姨
半夜摔倒怎么办?耘林员工来帮忙
吴阿姨今年75岁,和她同龄的老伴陈叔叔是一位中风后需要护理的老人。陈叔叔行动不便经常会摔倒,有时候甚至是半夜,阿姨一个人拉不动叔叔,常常一点办法都没有。住进耘林后,再遇上这种情况,一按紧急按钮,立即就会有值班的耘林员工上门帮忙,及时周到的服务让吴阿姨非常满意。她说,以前发生这种情况不知找谁帮忙,一直愁得很,现在住到这里后一点都不用担心了。
案例2:锡海珈苑业主 刘阿婆
根据业主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康复训练计划
刘阿婆患有轻度阿尔兹海默症和帕金森综合症。耘林常驻项目的康护师通过循序渐进的锻炼方式,采用按摩及肌肉拉伸等运动,帮助刘阿婆缓解肢体强直和僵硬的病症。康护师指导阿婆如何正确地进行坐到站的体位转移,掌握安全且省力的坐起站立方法。引导刘阿婆学习如何正确步态沿着楼梯上下行走,对其恢复正常行走姿势有很大帮助。通过联动训练,帮助阿婆进一步强化锻炼肢体活动功能,养成自主练习习惯。刘阿婆表示“我现在能自己下地走路,手也不再颤抖得厉害了!”家人看到刘阿婆的变化都非常惊喜。
在耘林,康护师会根据每位业主的身体状况,制定不同的个性康复训练计划,让他们获得更高的生活品质。
案例3:锡东禧苑业主 许老师
康复治疗,除了专业,还有爱心
许老师,今年78岁。去年8月初,许老师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股骨和左肩骨折,经过近3个月的住院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后仍不能恢复日常活动能力。于是许老师决定于当年11月中旬暂住到耘林生命公寓锡海康护中心接受专业的康护照料。
刚入住时,许老师由于疾病和住院的影响,除了有身体疼痛外还有轻微的认知障碍,对新环境和耘林康护师都不太适应。耘林康护中心专业的康复、护理团队经过查看病例并多次与家属深入沟通、了解,充分了解长者身体情况及家人需求,结合健康照护系统评估,量身定制专业照护计划。
在照护计划中,耘林生命公寓提倡三大理念:YES文化、泛家庭文化、用进废退。鼓励许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康护师从旁协助而不是代替。在锻炼时做好陪护工作,建立许老师主动运动的兴趣,而不是被动康复。许老师刚开始来参加活动和锻炼时,对康护师和周围的人很陌生,也不愿意交流,经过康护师努力引导和沟通后,许老师渐渐被大家的热情打动,逐渐加入康护中心的日常活动,并乐在其中。经过半个多月的暖心照护,许老师就可以从轮椅上站起来开始练习站立和步行训练,气色和精神也有了很大的改善,身体机能在逐渐恢复中。许老师经常笑呵呵地问耘林的工作人员:“为什么我们才刚见面,你们就对我那么好?”其实,这就是耘林“泛家庭文化”的力量,在这里所有的人都是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