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所值得记忆一生的学校!”一名无锡市第一中学校友在网上如此留言,引发一中校友共鸣。
在无锡一中求学三年,学生不仅收获了很多快乐和温暖的时光,最关键的是,还能获得强大的学习的能力,寻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挖掘自己的兴趣乃至长远的志向。在众多无锡一中学生的心目中,她无可替代。就是这所独一无二的中学,这些年还在孜孜不倦,探索立德树人的校本新路径,呈现属于她的精彩,也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育人课堂
拓展到校园内外
无锡一中的课堂,真的很大!钱伟长楼的中心书房,拥有百余年历史的无锡一中校园,甚至校园周边传承数千年的江南古迹,都是学生们的课堂。
大课堂有丰富的课程支撑才算饱满。5月14日,无锡一中全新打造的融合课程——“大书房”课程正式亮相。当天,学生与老师们在钱伟长楼中心书房里,就读书、明理、思辨等话题展开深度交流。学校老师介绍,“大书房”课程是无锡一中全新打造的融合课程,整合了学校原有科技节、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等传统活动,以钱伟长楼中心书房为依托,通过专家讲座、实验探究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平台。
无锡一中坚持“五育并举”,围绕优质特色的发展目标探索不停,创新整合国家课程,科学开发校本课程、地方课程,构筑了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国家课程——学科基础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指向多元素质养成的校本课程——校本选修课程、学科竞赛课程;指向内涵发展的融合课程——“文化自信·江南文脉”课程、“设计与智造”课程、“求进品格涵育”课程,融合育人实践持续深入。
在巧妙的顶层设计下,无锡一中形成了横向以爱国主义为底色,协同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生活思政发展的育人同心圆;纵向依托无锡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探索贯通的大思政育人体系。
大思政育人的校本路径,已展现出魅力。校园的八角红楼、重建的一中历史博物馆,就是最鲜活的教材。从校史学“四史”,学校开发了由“行走式思政课、主题式四史课、沉浸式体验课、互动式青年说”组成的“四式”课堂。还有分学生、教师和社会人士三个层面实施的“红楼·思享汇”,已经成为学校大思政育人的品牌和展示的窗口。
学校依托“文化自信·江南文脉”省级课程基地建设,开发“文化自信·江南文脉”校本课程,破开学校围墙,把学校周边底蕴深厚的江南人文资源都纳入课堂中。整合思想政治、语文、历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学生通过项目式学习,深入感知江南文脉,增进对乡土的文化自觉,从而进一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既是学生品格提升的新途径,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学的新样态,更是无锡一中德育的新尝试。”校长朱晴怡说。
去年,学校“文化自信·江南文脉”课程基地以“优秀”等级结项。项目研究成果《文脉涵养:坚定文化自信的融合育人创新与实践》获评2021年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文化自信·江南文脉” 党员先锋岗获评江苏省工人先锋号。
宝藏教师
这样养成
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2021年“基础教育精品课”名单,无锡共有18所学校24节课例入选。无锡市第一中学生物学科组长、中学高级教师杨旭的《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教学课例榜上有名。
杨旭还是无锡一中前不久启动“未来学科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的首批42名培养对象之一。“未来学科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是无锡一中在“十四五”期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名特优教师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历史上教师队伍建设的一次突破,旨在培养在学科领域有专业追求和专业发展的学科领军人才,全面提升学校教师队伍发展水平。14位来自无锡大市的不同学科专家被聘为该工程导师,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无锡一中规划帮助教师成长是多元立体的。学校立足七大省级内涵建设项目、江苏省首批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和江苏省首批重点培育“四有”好教师团队,通过系统化构思顶层设计、项目式推进迭代生长、课题化探索阶段实施,不断探索育人方式转变的实践模式,从学科教学转变为学科育人,进而在更高层面探索融合育人。
学校研制的校本教师发展标准,让每位教师都获得个人三年发展规划。除了“未来学科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名特优教师外,学校还加强学科组建设,打通学科壁垒,以项目为中心,打造更高品位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以“专业基本功大赛”为抓手,促进青年教师发展。该校还确立“教学即研究”的意识,激活教师的创意,发展教师的智慧,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能力。
学校持续引导教师树立成为“大先生”的志向和信仰,建设一支由名特优教师奋力引领、中青年教师奋勇争先、新进教师奋力追赶的“求进学者”教师团队。近五年来,无锡一中有50多位教师在国家级、省级、市级教学基本功大赛、评优课、实验技能比赛等专业评比中获一、二、三等奖。学校在研省级课题9项、市级课题5项,近三年来共有5项成果获评省、市教学成果奖和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学校还被评为2021年全省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
教学管理
透着个性与智慧
无锡一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处都有智慧。
高中三年最大的收获 是什么?无锡一中学子最满意的莫过于:学校给足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教会他们自主学习的方法。学校与时俱进、宽严相济的管理特色,给学生营造了最适合的成长环境。无锡一中的学生这样形容他们的高中生活:“若想成为叱咤风云的学霸学神,自然会得到老师同学不遗余力的支持;倘若心怀对体育的热爱,运动会与各种比赛向你敞开大门;醉心于艺术的同学们可以在艺术节与音乐社团里大展身手;沉迷科技的高端玩家们可以玩转无人机等设备。”
学生学习生活的自主性,源于学校的管理踩准他们的需求和成长节拍。安排时间,学生在指引中学会兼顾学习与兴趣发展。为让学生拥有充足的创意活动时间,学校会大度调课。当然,学校还在晚间、周末以及节假日为需要自习的学生提供便利。
无锡一中应对新高考时,实施的三科统编教材教学、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设计与智造——统整理念下的学习方式变革”等,无不展现其智慧。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有序推进实施的“三科”统编铸魂工程。这项工程,通过梳理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这三门学科教学的思想元素,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让高中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增强学生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无锡一中通过“三科”统编课程设计与开发以及融合实践,实现“育分”到“育人”的转型,培养学生带得走的能力。学校还建立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把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起来,有力推动核心素养落实到位,培育明理、求进的堪当大任的优秀青年。
无锡一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处都有智慧。
高中三年最大的收获 是什么?无锡一中学子最满意的莫过于:学校给足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教会他们自主学习的方法。学校与时俱进、宽严相济的管理特色,给学生营造了最适合的成长环境。无锡一中的学生这样形容他们的高中生活:“若想成为叱咤风云的学霸学神,自然会得到老师同学不遗余力的支持;倘若心怀对体育的热爱,运动会与各种比赛向你敞开大门;醉心于艺术的同学们可以在艺术节与音乐社团里大展身手;沉迷科技的高端玩家们可以玩转无人机等设备。”
学生学习生活的自主性,源于学校的管理踩准他们的需求和成长节拍。安排时间,学生在指引中学会兼顾学习与兴趣发展。为让学生拥有充足的创意活动时间,学校会大度调课。当然,学校还在晚间、周末以及节假日为需要自习的学生提供便利。
无锡一中应对新高考时,实施的三科统编教材教学、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设计与智造——统整理念下的学习方式变革”等,无不展现其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