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3000平米的创客空间里,摆满了学生的创意作品;学校里偌大的“锡东花园”,由学生担任设计师;学校的作业本、纸杯上,印着学生们充满创意的图案、插画……这些无一不在证明,锡东学子正过着有创意的生活,具备创新、创造的意识与素养。正如锡东高中校长蒋洪兴所说:“永葆‘创’的精神,保持‘新’的态势,一起创造着走向未来。”
创造精神延续20年
“创造”,刻在了锡东高中的骨子里。
在锡东高中科技实验楼前有一座雕塑名为“三一门”,那是为了纪念学校历史上的一次创举。20年前,锡东高中教师开展了“一课三人上、三人上一课”活动,开创了全国“同课异构”教学研究活动的先河。
正如“三一门”多年扎根校园,当年锡东老教师们教学研究的“首创精神”亦被传承至今,有了全新的表达。“一生二,二生三,三创万物。我们凝练出了锡东高中教师‘集思广益、臻于至善’的‘三一精神’,建设了教师的‘三一沙龙’、‘三一餐厅’,成立了‘三一教师团队’。”蒋洪兴说,“三一精神”成为锡东高中教师越来越鲜明的文化印记,是具有学校特色的创造性表达。
“创造”,正在成为锡东高中学习生活的主题词。
近年来,锡东高中大力推进“创中学”的教学改革实践,倡导“过有创意的学习生活”。学校成立了创中学研究中心,组建了创中学项目建设团队,主张教师设计创造性的学习任务,学生开展创造性学习。“在创造中学,有创意地学,为创新而学”,成为锡东高中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创造育人——“创中学”的实践与探索》获得了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创中学”教学改革还被《中国教师报》评为2021年度全国课堂改革十大样本之一……“创中学”这一创造性的教学改革之举,让锡东高中始终充满朝气与活力。
校园因创造而浪漫
学生为学校设计花园,这一听起来不可思议又带些小浪漫的事在锡东高中实现了。
“在每个学生内心深处,可能都会有一座草木葳蕤、花果馥郁的美丽花园。我们为学生开辟校内一方土地,由他们自由设计、自由创造。”锡东高中课程教学中心副主任周敏表示,“锡东花园”的设计共征集到来自学生的104个设计方案,选出最佳方案后,学校为“锡东花园设计师”举行了颁奖典礼。花园建造期间,学校为学生请来专业的园林设计师、泥瓦匠师傅和物联专家等专业人员指导,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是超乎想象的。“让学生在劳动中创造,在创造中发现美、感受美,感受锡东自由、蓬勃、向上之美,获得热爱生活、拥抱生活、快乐生活的能力。”
因为“创造”,锡东学子的校园生活有些“浪漫”。学校“三一餐厅”的书架上有学生制作的创意摆件、体育课上学生设计的体育游戏、作业本里有学生创意设计的封面及内页插画、学校环道的灯箱上有学生创意阅读的音频、视频成果……
课堂中多了“创造”,知识也变得“浪漫”。锡东高中数学教师冯建中在教授三角函数知识时,设计的生活案例是“壁画挂多高最合理”,他抛出问题:一幅巨幅壁画的最高点离地面6.5米,最低点离地面2米,假设人的眼睛高度为1.6米,问:离墙多远时欣赏此画视角最大?
思政课教师董琰在上《如何推进居住地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这一课时,给学生布置的任务包括编写问题采访小区物业、社区工作人员,观察居民对垃圾的处理方式和态度,提出具体实施建议等。学生需要充分发挥创造性,带着问题去发现生活的“浪漫”。
成为负责任的创造者
“创造”,将引领锡东高中走向更美好的未来。在蒋洪兴看来,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是学生走向社会、走向未来、成人成才的必备素养。
一个发生在锡东高中关于“鸟巢”的故事,呈现了因爱而创造的锡东学子的精神风貌。
学生宿舍走廊管道上出现了一个鸟巢,晾晒的衣物上出现了鸟粪,怎么办?一场基于真实问题的设计开始了:有学生建议做一个装置,让鸟粪滑到一个管道里,再由雨水冲走;有学生通过构建空间直角坐标系对鸟粪落点进行曲线分析,算出落点所在,然后放置盆栽植物……同学之间的讨论逐步演变为全校性的“爱心鸟巢设计大赛”,最终学生评选出“最佳创意鸟巢”“最可操作鸟巢”“最美鸟巢”“最环保鸟巢”等设计方案。实施阶段,学生用废弃硬纸板做的托盘和定滑轮为鸟儿建了新家,方便升降,实用又新潮。
鸟巢留下了,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目标达成的兴奋心情,还有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青年,当眼中装着世界,心中怀揣责任和担当。学生王葆清为了防止婴幼儿被误锁于汽车内而发生意外发明了“基于物联网检测控制的儿童车内误锁预警系统”,为保障儿童生命安全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此外,锡东学子创造发明的“汽车涉水智能报警系统”“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输液系统”“抗击新冠病毒的衣物消毒存储柜”“抗新冠机场摆渡车把手监测及应急处理系统”等作品都着眼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锡东学子要做负责任的创造者,用实际行动展现‘海思’青年应有的责任担当。”蒋洪兴说。(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