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明明借款已经还清,出借人却还拿着借条“投机取巧”来法院起诉。宜兴法院日前依法审理了一起虚假诉讼罪案件,依法判处被告人唐某拘役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
2008年8月,许某由于其子做工程资金存在缺口而四处筹钱。通过中介,许某找到了唐某,以较高的利息从唐某处先后两次共借款7万元,每次借款许某都出具了借条。2009年1月至4月期间,许某陆续向唐某归还了6万元,由于双方是现金结算,许某每次还款时都要求唐某向其出具收条。2009年11月,许某联系唐某,在车上将15000元现金还给了唐某,唐某出具了收条,并当场还给许某两张借条,以示欠款全部还清。但实际上,唐某并未将借条原件交还给许某,这也为他之后做出的荒唐之举埋下了伏笔。
一晃10多年过去了,唐某的经济状况不如往日。2020年的一天,唐某再次碰到许某,想起自己十年前曾借过钱给许某,且借条原件还在自己手里,就想以利息未还清的名义再向许某索要钱款。这样的借口当然遭到许某的拒绝,但唐某却财迷心窍,反而利用自己手里的借条原件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许某向其归还借款7万元。“明明借款已经全部还清,怎么还会被告上法庭?”收到法院的应诉材料,许某一头雾水,连忙找出当初唐某出具的收条,证明自己早就清偿债务,唐某的行为涉嫌虚假诉讼。看到法官向其出示的收条,唐某自知理亏,连忙表示要撤回起诉。令唐某没想到的是,法院以其涉嫌虚假诉讼罪依法驳回了唐某的起诉,并将犯罪线索移送公安侦查。自作聪明的唐某这才悔不当初。
(何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