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二泉月·书苑

闲寻旧踪迹

读胡建金《丽水有掌故》

  | 流泉 文 |

  胡建金是一位有情怀、有担当的作家,近些年致力于地域历史及乡风民俗文化的挖掘、研究,卓见成效。他先后出版了《风雅之城》《城读丽水》《丽水有意思》等多部个人专著。此番,又出新著《丽水有掌故》。

  与众多文史书籍不同,胡建金在书写中,并不拘泥史料写作的条条框框,在他的笔端下,往往呈现出一种特别轻松、诙谐、雅致的文风,而这种文风所造就的总体基调是开放式的、贴地的,具有一种与读者“面对面唠嗑”的亲和力。不知不觉间,“意思”尽在其中。

  原以为《丽水有掌故》是《丽水有意思》的“姊妹篇”,读罢方知,两者间并无太多瓜葛。尽管都同样写浙江丽水(古称“处州”),但其方向与目的地显然是不同的。前者在于“意思”,切入点多是乡风民俗;后者为“掌故”,视角是丽水上下九千年历史,从史前文明的“实证处州岁月悠久”一直到大清帝国的“刀光剑影见英烈”。“掌故”一般涵括历史上的制度、文化沿革及人物事迹等相关内容,基于此,这部专著属于历史书范畴。但胡建金给出的“历史”化繁就简,不掉书袋,摒弃“学究味”。它以简约的文字去讲述,而脉络却又非常清晰,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一概收入囊中。其用意或许就在一个“活”字,他不想让这部书成为“死书”,被束之高阁,他要将“古处州”这段历史更加鲜活,并走进更多人心里。某种意义上,《丽水有掌故》既是一部时间简史,也是一部适于读者要求的“古处州大众读本”。

  一个城市的血脉根基是“历史”,没有历史就不可能有“现在”“将来”。秉承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作者查阅并考证了大量有关丽水的甚至是整个中国的史料。宽阔的文本构架正是在大中国的背景下完成的。而丽水在时代进程中,其行政区设虽有反复,但其作为华夏一员,始终依托于国运的变化而存在。古处州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化元素,同时又与大背景息息相连,它所走过的每一步,都见证着整个中华的文明发展史。在这部专著里,作者使用了“比较法”,以本土的个性彰显“不同”,尽量让那些丽水专属又鲜为人知的“细枝末节”浮出人们的视线。比如“丽水词语”,比如“处州兵”。在阅读中,我几乎没有放过任何一个文字,生怕一不留神便会错过。书中众多的历史知识点都是我不曾涉猎到的。

  时间消弭一切。时间证明一切。《丽水有掌故》又一次以“历史”的态度为我们还原或唤醒了“时间”。这是丽水所幸,这是读者所幸。

  作者在前言中说:“作为丽水人,我只希望这些零散的资料,能帮助更多人打开丽水历史之门,从历史传承中,找到文化自信的钥匙,从而凝聚起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磅礴精神力量。”

  惟愿那些本不该消失的,长久、继续存留在广袤的“时间”中,存留在不断向前的城市发展步伐中,存留在所有关心、热爱家乡的人们心中。

  《丽水有掌故》,胡建金 著,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22年4月出版,定价:6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