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看无锡

预警降级 今起高温强度逐步减弱

专家解读本轮高温特点和成因

  本报讯 (晚报记者 蔡佳)最近,无锡高温“超长待机”,最高气温突破40℃,酷热难耐。在副热带高压的牢牢掌控中,无锡已连续出现11个高温日。眼下虽然酷暑仍在持续,但天气形势已经悄然转变。市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预警已从“红色”降为“橙色”,也意味着本轮高温的“巅峰时刻”已过,气温逐渐“触顶回落”。

  昨天一早,户外烈日当头、蝉鸣阵阵,依旧热度不减。随着东北冷涡加深发展,冷空气南压,无锡的上空已由此前的西南风转变成西北风,只是西北风实在太弱,在强大的副热带高压面前显得不堪一击。从天气实况来看,早上8点不到,气温就已触及35℃“高温线”,白天气温依旧是居高不下的态势,紫外线照射强度指数达7级。来自市气象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当天无锡、江阴、宜兴的最高气温为38.7℃、38.2℃、40.1℃,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城区体感温度仍有40℃左右。虽然天气还是酷热难耐,但相比前两日的“火力”有所下调。

  回顾本月以来的天气表现,无锡“热”字当头,不少市民家中的空调就一直处于工作状态。根据中央气象台的数据,7月1日到12日,无锡以28.9℃的最低气温均值在境内排名第7,其中有8天夜间温度大于28℃。

  “总体来看,本轮高温具有来得早、势头猛的特点,截至目前,全市最高气温纪录为7月12日宜兴出现的41.3℃。”气象部门人士解释,本轮持续高温天气来源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今年副热带高压强势发展,伊朗高压和大陆高压给予双重加持以及累积效应等。事实上,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高温则受到副热带高压的影响,由于多为下沉气流,因此以晴热少雨的天气为主,加上太阳辐射的影响,出现大范围的高温天气。

  今天起东北冷涡还将继续南落,其后的西北气流也将继续南压,从而造成副热带高压明显的南退、断裂。受其影响,无锡范围内午后易产生雷阵雨天气。都说午后的雷阵雨是夏天的“解暑神器”,通常一场雷阵雨过后,气温往往会在短时间内急剧降低6-8℃。目前来看,接下来气温也将缓慢下降,预计16日最高气温将回落至36℃,18日最高气温有望降至“高温线”下。

  气象部门提醒,即使是降温,也是相较于极端天气的降温,高温热浪一时半会没那么容易消退,因此这段时间出门依旧要注意防暑降温。另外,这几天蓄积了很多的高温能量,一旦遇上冷空气的影响,就有可能发生剧烈的对流天气,短时强对流的威力不可小觑,大家要注意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