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看无锡

太湖西岸史前考古学 文化遗址引起关注

宜兴骆驼墩将建遗址文化公园

  本报讯 宜兴骆驼墩遗址将建设遗址公园。7月16日,多位考古研究领域专家齐聚宜兴,对宜兴骆驼墩遗址保护规划初稿成果进行现场评审,并就进一步完善细化项目规划方案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建议。

  骆驼墩遗址最初的发掘始于2001年10月,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评选为2002年度全国六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2006年,该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骆驼墩遗址初步发掘至今已有20年之久,此次由当地组织召开骆驼墩遗址保护、策划、规划一体化项目专家评审会,使得这一太湖西岸史前考古学文化遗址再次引起社会关注。

  骆驼墩遗址位于宜兴市新街街道唐南村,主要遗存距今7300至5000多年。遗址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实际发掘面积约为1309平方米。该遗址共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400余件,各类动物骨骼标本2000余件,碳化稻米2000多颗,时间跨度达四千多年。骆驼墩遗址的发现,为环太湖地区文化重新思考和分类提供了重要素材,提升了宜兴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江南晚报曾经对宜兴骆驼墩遗址考古发现作过多次报道,曾经有考古专家向记者表示,宜兴骆驼墩遗址对重新认识和深入研究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和长江下游地区的古代文明化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当天进行的项目专家评审会上,有关方面介绍了骆驼墩遗址保护规划项目的基本情况、价值评估、规划框架,并结合现状调查评估结果,梳理出了项目的整体规划方案。项目方表示,将积极听取、充分吸收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十六字方针,对遗址周边环境、用地性质、本体安全等多个方面展开规范保护规划,进一步挖掘和传播遗址的文化内涵。

  (何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