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看无锡

水质“哨兵”出战 污染源无处遁形

  本报讯 近日,不少细心的市民可能发现在锡山区的锡北运河、东青河、走马塘等支浜支流旁新增了一个个“小房子”——水质自动监测站,是对水质进行自动监测要求的一套科学系统,具有无人值守、长期连续、自动监测的特点。目前,全市的水质自动监测站主要分布在入太湖河流的市界断面,国控、省控站点共有81个,市建站点达到了26个,区级层面也在加紧构建水域自动监测网。

  一个小型水质自动监测站占地只有3-5平方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主要包括监测房、控制系统、采水系统、预处理系统、配水系统等多个系统。水质自动监测站可以自动采集、分析、保存及传输水样等相关数据信息。与传统人工监测相比,应用物联网技术、传感技术等构建的在线自动监测体系,具有响应时间快、监测频次高、数据量大、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能实现实时连续监测和远程监控,及时掌握水质状况,为水环境管理决策提供有效数据支撑,在改善水环境质量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动监测站每4小时监测1次水质,一旦出现水质异常情况,生态环境局相关部门会立即安排运维人员核实确认,并通知职能部门和属地政府启动应急举措,为减少污染物入河争取宝贵时间。 (殷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