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大侠总是攒够100封信再去邮局寄信。
她犹记得第一次去北京大兴区旧宫东路的邮局寄信时,保安大爷惊讶的眼神。看着这位姑娘一手拿着个口袋,一手将信一封一封塞进信筒,大爷忍不住问:这是公司的吗?白大侠回答说:不是,是我自己写的。大爷接着问:你写给谁呀?她回答:陌生人。大爷又问:收钱吗?白大侠说:不收钱。寄完信,白大侠在大爷仍有些疑惑的目光中离开。“他可能觉得有点难以理解。”白大侠猜测。
在今年3月以前,白大侠或许也无法想象自己会做这件事,她甚至过去从没交过笔友。而现在,她已经给陌生人写了600封信,距离1000封的目标还有400封。给陌生人写信,突然变成她当下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3月,这个网名叫“白大侠”的姑娘在网上发布了“给陌生人写信”的信息,随后涌现了上万的求信者。她称他们为“笔友”,笔友里有辍学的迷茫少女、遭遇过校园暴力的中考生、患有尿毒症和抑郁症的程序员、10年没怀上孩子的英语老师……
没寄出去的信
白大侠的老家在山西吕梁,2008年来到北京学习服装设计。网名“白大侠”来自大学时期同学给她取的外号。“可能同学觉得我做作业太粗犷了,并且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性格,有‘大侠’的气派。”
2015年,白大侠失业了,没有存款,还欠了闺蜜五千块钱。那段时间,白大侠和一个男孩的感情无疾而终,原本一起合租的闺蜜,因为谈恋爱也搬走了。
“没钱,没工作,没爱情,就连闺蜜都搬走了,那时确实比较低谷。”白大侠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就开始写信给那个男孩和闺蜜,但所有信都没有寄出去。不过写出来,心里会好受一点。她将没寄出去的信铺了一地,拍了一张照片作为纪念。
今年3月9日的午后,白大侠突发奇想,在某社交平台把这张满是信的照片发了出去,配文是:“有一段时间爱写信,可能因为太孤独了吧,写给自己的,写给好闺蜜的,写给未来的某个人的,写了一封又一封,但始终没有寄出去,那天翻出来,居然这么多……”出乎意料的是,照片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有网友提议,大家可以做长期笔友。在照片发出的1小时里,就有20多个网友以私信和留言的形式向白大侠求信。
在白大侠的私信里,有一位在杭州上班的男孩告诉她,自己工作几年都不顺利,对于生活和未来感到很迷茫。
白大侠想到自己也曾经历过迷茫,就决定写信分享一下自己作为过来人的经验。于是她买了20个信封,当晚就动笔写起信来。
她在信里分享了刚上班那几年的迷茫:换了很多工作也没遇见喜欢的职业,没什么存款,后来还被开除了。偶然间开始看书,发现书中的世界是充满阳光和能量的,于是白大侠看了一整年的书,并且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业,如今她是一名从事软装设计的自由职业者。
想到这可能是许多人人生中的第一封信,白大侠感到莫名的快乐。她将自己平时的插画制作成明信片附在每一封信里,又将花瓶里洋牡丹的花瓣也放进去。
社交媒体上,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求信者,白大侠想:要不就写100封信吧。后来她又想,如果每天写3封,写到年底就是1000封了。白天忙完工作,晚上抽出几小时写信也不是难事。于是,她便将要给陌生人写1000封信的计划发布到了网上。
无处诉说的心事
云南的英语老师白云也是求信者之一。结婚十年,她经历了三次怀孕,总未如愿。这些年,她到处求医看病,却一直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年纪越来越大,白云就越焦虑也越有无力感。
这几个月云南的阴雨天特别多,坏天气又加重了白云心里的失落感。过了一周,白云终于收到白大侠的信了。信封里面有一张画着粉色云朵的明信片,一些鲜花花瓣,以及几页信纸。白大侠信里写了很多鼓励白云的话,并说她每周会从云南网购一束鲜花,心情不好的时候看着花朵会变好一些。
此后,白云开始尝试买花,从粉色的芍药到玫瑰、茉莉,都买了个遍。每天下班后,白云看着家里盛开的花束,觉得心情确实有变好。白大侠写一千封信的坚持也激励了白云,她觉得自己需要找一些事情来充实生活,而不是陷入到某种情绪里。
“写信是一种特别真诚的沟通方式。”白云说,她发现有时候对着比较亲近的人,反而不愿意袒露心声,可能是害怕说出来会被笑话,也可能觉得别人的关心反而是一种负担。她的生育困境很少和朋友提起,但在信中,她释放了心里的委屈和悲伤,“就像有一个树洞,我告诉你一个小秘密,然后说出来,心里会舒坦一些。”
6月23日,家住河南周口的女孩小玉收到了来自白大侠的第二封信。信里,白大侠推荐高中辍学的她可以尝试自考,还说能让自己成长进步的事情都可以尝试去做,不要自卑。
收到白大侠来信的这几个月,小玉的人生正在发生一些变化。
上高二时,小玉因转学后不适应新环境,感到孤独、压抑,并且总是生病,学习也无法专注。她告诉父母不想上学了,就在家待了一年。在这期间,小玉开始写日记,开始思考自己想做什么。她想到了做蛋糕师,认为一个好看的蛋糕可以给人们带去美好的心情。但她迟迟没有行动。
3月30日,小玉在网上看到白大侠的写信计划,向她发出了求信信息。20天后,她收到了白大侠的信。白大侠在信中鼓励她做自己喜欢的事,让她相信自己。她在信的末尾写道,“人生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行动!动起来所有的烦恼都没了。加油吧!祝你遇到喜欢的自己。”
小玉看到信后哭了。之前没有人和她说这样的话,家里人总是觉得她年纪小,不放心她出去工作。第二天,小玉真的行动了。她问了三家蛋糕店,最后如愿在一家蛋糕店里做了学徒。
100岁的约定
两个月前,白大侠发现上午才是状态最好的时候,便将写信时间由晚上改为了上午。每天上午8点半,白大侠会准时出现在家里铺着白色桌布的长桌旁。把手机调成静音后,她熟练地拿出信纸和笔,开始给远方的陌生人写信。
从德宏、伊犁、漠河、三亚、到南宁、上海、澳门、香港,4个月内,白大侠的600封信抵达了全国许多的城市,甚至还有寄到马来西亚的。白大侠以每天用4个小时写5封信的速度,几乎没有间断地朝着1000封信的目标迈进。偶尔也会遇到写不下去的时候,但她也能很快调节。她对自己战胜了懒惰感到很满意,说这是一场自我的胜利。
如今写完600封信,白大侠对很多信的细节开始记忆混乱了,不少信的内容她已经不太能回忆得起来。但她要求自己每次写信时必须要真诚,且一气呵成。“如果不真诚笔友都是能感觉到的,那也白写了。”她和一部分笔友一直保持着较为频繁的联络。
除了100多封回信,白大侠还收到了各式各样的礼物,例如手工印染的布艺作品,鲜花的素描,写着“好事发生”的编织钥匙扣、火锅底料、幸运手链、心形贺卡等。还有一个别出心裁的广西网友,给她手写了一份早茶和广西美食的菜单。如今,白大侠的家正逐渐被网友的礼物包围起来,她的生活同样也在被远方传来的祝福点亮。
白大侠的600名笔友里,从11岁到40岁的人都有。4个月里,她有了他们的家庭地址、电话,和藏在内心深处的故事。有一天写完信,白大侠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内心似乎正在经历一场蜕变,“过去十年,我看书、旅游都是为了自己,但这件事是我想分享给别人快乐,给别人鼓励。可能我只是付出了一点,但我收获了很多。”她感到自己似乎变得更加包容和有同理心。
7月13日上午9点半,第6次寄完100封信,白大侠突然问了自己一个从来没想的问题:我喜欢写信吗?
她接着想,如果不喜欢,怎么能写完600封呢?又怎么会在大太阳下走半小时来寄信呢?
白大侠在网上写道,希望可以和笔友写到100岁,当大家老了躺在摇椅上还可以打着电话念彼此的信。“可能写到最后,1000个人里只剩下50个笔友还在和我写信,这个就随他们吧,我会写到最后。”
(文中人物为化名)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