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焦点新闻

他给人面蜘蛛拍艺术照

昆虫摄影师让人爱上小虫子

  人纹污灯蛾(宋树明 摄)

  蚂蚁(王钊 摄)

  虻(王钊 摄)

  人面蜘蛛(王钊 摄)

  蜻蜓(宋树明 摄)

  今夏,面对似火的骄阳和袭人的热浪,大多数人都唯恐避之不及,但有那么一群人穿越山野小路进入深山密林,可以在乡间田野的草丛里趴着一动不动两三个小时,只为了拍摄“迷你世界”里的小精灵——昆虫。他们就是昆虫摄影师,通过他们的镜头,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迷人的昆虫世界。

  手机也能出佳片

  办公室里放着一台照相机,书柜里随手拿一本就是摄影书籍,电脑的文件夹装满了自己拍摄的照片……王钊是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人民摄影报特约撰稿人,也是一位资深自然生态摄影师。其摄影作品入展中国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西安“保持记录”国际摄影邀请展、第二十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当代影像艺术展、平遥国际摄影展。

  一些摄影师,会用各种方法来对待不“合作”的昆虫以减慢它们的速度,再使用昂贵的摄影器材拍摄,从而获得清晰锐利的图像。“他们发现昆虫以后,用冷冻喷雾一喷,昆虫立马僵硬在那里任其拍摄。虽然他们拍摄的画质像素很高,但呈现出的昆虫呆板、没有生命力。”于是,王钊打算用最“顺手”的手机拍摄一组自然状态下的昆虫,来对这种摄影行为表示抵制。

  在确定拍摄“七月虫”这个主题后,王钊利用早晚空闲时间,到市郊的某片草丛里蹲守、拍照,沿着一丝似有若无的踪迹,去寻找“迷你世界”的昆虫。蝴蝶、蜘蛛、蜗牛、蚂蚁、螳螂、蜻蜓、甲虫等频频“出镜”。在他的镜头下,令很多人“炸毛”的昆虫变成了萌萌的小精灵,治愈了很多人的“昆虫恐惧症”。

  “回到凉爽的办公室翻阅这些照片时,我在空气的光晕中,听到了自己激动的脚步;从草叶上的弯曲,发现了自己的呼吸;在启动的蝶翅上,看到了自己的心跳……”王钊被自己镜头下的“小精灵”震撼,“在这被放大了无数倍的昆虫世界中,蕴含着无穷的力量,让我对生活充满了期待!”说到激动处,王钊掏出手机给记者看:“你说是不是很有趣?”

  连续6年坚持拍摄

  宋树明是一名资深“昆虫爱好者”。为了拍好自己喜爱的昆虫,宋树明拿出积蓄购买相机和镜头,翻看厚厚的操作说明书;上网观看课程,掌握摄影技术;研究昆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016年,退休后的宋树明有了大把时间去拍摄他的“昆虫影集”。早晨6点是宋树明出门拍摄的固定时间。“太阳刚升起时光线最好,这时的昆虫会趴在清晨的叶子上晒干身上的露珠。发现它们的瞬间我立马就有精神了!”宋树明说。6年来,除了极特殊情况,宋树明几乎没有中断过拍摄。“别人看着不容易,我却很享受,这可能跟我童年时期与昆虫的亲密接触有关。”宋树明回忆说,小时候,他和小伙伴们会在雨后水塘边举着捕虫网扑蝴蝶、蜻蜓;夏夜的小树林里,打着手电筒找蝉蜕;午后的草丛里捉蚂蚱,在岩石缝里逮蛐蛐……

  宋树明将照片存储在名为“昆虫影集”的电脑文件夹里。“我想把这么多年拍摄的照片整理一下,看看拍满100种昆虫的目标是否已经达成。”宋树明笑着说。

  链接

  拍虫“独门绝技”

  看了这两位摄影师的美图,读者们是否也萌生了拍昆虫的兴趣呢?那么,如何拍出一幅好的昆虫摄影作品呢?王钊介绍了他压箱底的“独门绝技”。

  注意构图。除了昆虫本身,还要留意植株、叶片,甚至是周围的昆虫,把它们作为画面的前景和背景。细微的角度偏移就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背景。不要让前景遮挡画面主体,背景也尽量避开杂乱的枝条和反光。

  拥有“精心”。如果你行色匆匆、心事重重,眼前再美妙的昆虫世界,你都关注不到。静下心来,才能看到身边那些小精灵的真实面貌。

  培养“专心”。昆虫都是“隐身高手”。它们会躲在一片叶子下、一段枯枝旁、翘起的树皮、路边的泥块……要专心致志地观察这些地方。拍摄前,熟悉摄影器材的性能。拍摄时,脚步放轻,屏住呼吸,尽可能缩短与昆虫的距离。

  秉持“善心”。昆虫们虽然微小,也是独特的生命体。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受到尊重。请永远不要伤害你拍摄的昆虫。 (晚报记者 卢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