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最热的话题,非“热”莫属。如此形势之下,我市旱情如何,市民饮水、农作物灌溉等方面用水是否有保障?8月19日下午,无锡市水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当前全市抗旱保供水保灌溉信息。根据相关监测数据显示,无锡市区达气象干旱重度。全市水利部门科学调度各类水工程,目前,全市生活供水有保障,秋粮灌溉用水情况基本正常。
【当前形势】
雨量、水位刷新“最低值” 无锡达气象重度干旱
今年汛期,我市降雨量较常年明显偏少,为30年来同期最枯年份。截至8月18日,汛期面雨量272.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48.6%。梅雨量仅为常年的三成。
受降雨极端偏少和持续高温蒸发影响,我市河湖库水位下降明显。8月18日太湖水位3.07米,较常年同期(3.49米)低0.42米,为近20年同期最低。8月8日,京杭运河水位最低降至3.35米。宜兴地区河网水位偏低,山区库塘水位持续下降,蓄水量大幅减少,油车水库蓄水量接近历史最低,部分库塘已经露出库底。宜兴19座水库目前总蓄水量为2568万立方米,不到常年四成(38%)。
6月1日以来,蒸发量与降水量基本持平。根据地下10厘米土壤湿度监测值研判,无锡、宜兴和江阴已分别达气象干旱重度、中度和轻度等级。
生活供水有保障 秋粮灌溉基本正常
受持续高温影响,全市生活生产用水量大幅增加。8月17日,市区最高日供水量170.02万吨,宜兴市自来水日取用水量最高达46.20万吨,均创下历史新高。
目前,约70%的市区供水来自太湖。由于水利部门提前启动望虞河引江济太,太湖水源地取水量基本不受影响。
在宜兴两“大水缸”——横山水库、油车水库,蓄水量出现减少情形后,宜兴市水利和供水部门及时优化调度水源,于7月11日开始启用西氿备用水源地,9月底,氿滨水厂扩容达产后,宜兴将全部取用西氿水。
在农业灌溉方面,今年全市秋粮播种面积约67万亩,目前各地秋粮灌溉用水情况基本正常。部分山丘区经济作物灌溉水源不足,宜兴3000亩茶叶出现上部叶片缺水枯萎现象,惠山1.07万亩果树出现萎蔫症状。
【抗旱行动】
科学调度各类水工程 力保全市生活生产用水
针对全市旱情形势,无锡市水利局在加强预报预警,及时研判响应的同时,科学调度各类水工程,提前谋划引水蓄水,为抗旱提供了宝贵水源。经科学论证,我市确立长江为可用可靠的引水水源,形成“一江源头,保供一湖三地”的抗旱引调格局,为我市居民饮水、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生态用水提供了坚实保障——
7月16日起,望虞河夏季“引江济太”开始实施,日引江水量约1500万立方米,8月12日起,望亭枢纽入湖流量增加至100立方米每秒。截至8月18日,本轮引江济太望虞河常熟枢纽引长江水4.36亿立方米,望亭枢纽入湖2.14亿立方米。
江阴沿江闸泵联合运行,开足马力,日引江水量最高达1800万立方米,全力保障锡澄河网水位,提升河网水资源量。相关数据显示,自5月1日入汛以来,沿江闸泵站累计引水11.31亿立方米,相当于太湖四分之一蓄水量。
提请省水利厅于8月4日启用沿江上游谏壁抽水站、九曲河枢纽泵站引水,补充了湖西宜兴西氿水源地水资源。同时,加强城市防洪运东大包围畅流活水,累计调水1.51亿立方米,改善了城区水环境。此外,我市水利部门还会同农业农村、电力等部门积极行动,保障农业灌溉用水。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动抗旱人员2509人,投入泵站2189座、机动抗旱设备205台、机动运水车辆2辆,累计完成抗旱灌溉面积64.4万亩,投入抗旱资金524.2万元。
无锡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旱情初步显现,未来一段时间仍将以晴热天气为主,抗旱形势不容乐观。新闻发布会现场,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倡议全市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积极参与节水行动,增强节水意识,提高用水效率,推动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 (晚报记者 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