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开学,不少家长忙着给孩子张罗开学的东西,在社交平台上,“入学仪式感”“新生必备物品攻略”等关键词条的阅读量每日递增。除了文具用品、教辅用书等与学习相关的商品外,葱、菱、糕等食品也成为了提及率最高的单词。
市民叶女士的孙子今年即将入读省锡中第二实验小学,她给记者分享了她准备的清单,除了文具用品外,还有八样不同的东西:葱、一面小镜子、菱、梨、苹果、统一100方便面、糕、旺旺大礼包。每样东西都有自己独特的寓意:前四样谐音“聪明伶俐”,苹果代表平平安安,统一100方便面一定要两桶,“因为一年级只有语文和数学两门课,虽然现在的包装袋上已经没有100这个数字了,但还是会买”,糕可以用状元糕或者步步糕,有“步步高升”的期望,旺旺大礼包则代表“学业旺旺旺”。叶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儿媳妇给了自己一份网上热传的清单大全,除了上述这些食品外,还有马蹄酥、桂圆、开心果、馒头、火龙果等,“按照网上的清单,一个书包都塞不下,我就挑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意思一下。”另一位周女士告诉记者,除了这些吉祥物外,还准备了985元的红包,希望孩子将来可以考取“985大学”。
8月28日下午,记者来到梁溪区新生路上的一家糕团店,只见桌上堆满了刚出炉不久的各种糕点。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临近开学,店里的生意比之前好了不少,大多数是老人过来买的,外卖订单也明显增加了。在惠山区堰桥农贸市场的菱角摊位,记者遇到一位来帮自己外孙女采购开学吉祥物的吴阿姨,她表示,因为女儿比较忙,也不太了解这些传统,所以就由自己一手操办,无锡一年级新生开学要准备这些东西的传统已经持续好多年了,只不过每家每户在种类和数量上有些偏差,“目的都是差不多的,是对小孩子的一种期许和祝福”。
另一位许女士告诉记者,没有老一辈帮忙,自己也会去准备这些东西,“妈妈群、学校群、同事之间都会交流,我也会去网上搜相关攻略,东西多少、价值几何其实不重要,最主要就是讨个好彩头。”但也有一些新手家长提出了反对意见,“我老家是河北的,我们那里好像没有这种传统。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才是最重要的。”姜女士告诉记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年级新生的书包里放吉祥物由来已久,这一做法在江浙一带尤为盛传,以苏南等地最为讲究。崇文重教的无锡有舅舅或外婆送书包的习俗。至于书包里放些什么,几位隔代家长表示,自己那个年代就是一个空书包,“我妈妈给我煮了个鸡蛋”“开学第一天,我的老师说上学要把书包翻过来,寓意着‘靠读书翻身’”。上世纪70年代,无锡已经有在书包里放葱、菱、梨等吉祥物的做法,再到现在,“‘花头经’越来越多。”吴阿姨告诉记者,一方面是因为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愿意花心思花钱给孩子准备这些,另一方面网络流行利用谐音梗创造吉祥物,“前两天看到有网友说开学第一天要穿一身耐克,这样以后作业本上都是‘勾’,我们打算晚上去给孩子买。” 吴阿姨笑着说。
锡师附小的语文老师冯新媛表示,“中国人素有寄情于物的浪漫情怀,作为老师,可以理解家长图个吉利的用意,但需要提醒的是,尽可能少量选取方便孩子拿取、不占空间、不易污损的物品。良好的祈愿是美好的开端,孩子的学习离不开家长的教育与引导,配合老师、家校携手才是让愿望成真最有用的方法。”
(吴雨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