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数据显示,各中央企业和各地改革工作台账完成率均超过98%。
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不断突破
“目前,安徽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129项重点任务已基本完成,为国有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安徽省国资委主任李中用数据说话。
为推动国企科技创新,安徽省实施费用加回、考核加分、人才加薪、股权加持和创新容错等“四加一减”激励措施。“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属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6.8%,去年以来,连续19个月保持25%以上增速。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2020年至2022年落实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具体施工图,是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有关方面以空前力度推进国企改革,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不断取得突破。
着力提升国企活力、效率,就要扭住深化劳动、人事、分配制度三项制度改革这个“牛鼻子”。自2016年下半年起,中国一重从集团总部开始,通过推行领导班子竞聘上岗、职业经理人内部市场化选聘,公司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从320人缩减至106人。竞聘后,在岗职工由10962人减至8626人。
山东重工深化“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增能减”机制出硬招,层层签订个人绩效考核指标,全面构建“业绩导向+精准考核+刚性兑现”的差异化薪酬分配体系。按照创新导向、价值导向,分类设置相应的增量激励机制,有的同岗位人员收入差异达4倍以上。
经过努力,今年上半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取得决定性进展。中央企业改革三年行动主体任务基本完成,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净利润同比增长6.1%,累计上缴税费同比增长14.4%。
进入决战决胜关键期
国务院国资委日前强调,要以更大力度扎实推动国资央企提质增效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继续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确保高质量收官,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更好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作出更大贡献。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期,尤需加强对改革的实效评估,梳理存在的突出短板和弱项,有针对性地逐一推动解决。
从数据看,各中央企业和各地改革工作台账完成率均超过98%。特别是今年以来,各中央企业和各地注重把工作重心由抓改革进度逐渐转移到提质量、求实效上,推动三年行动取得新成果。但改革仍存在不平衡、穿透基层一线不够、部分重点改革任务形到神不到、改革质量和实效仍需提高等突出问题,个别单位有“到站”松劲倾向,下一步努力提升方位不明。
今年7月份,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抓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有关事项的通知》。9月初又召开专题推进会强调,聚焦公司治理、“三能”机制、资源优化配置、上市公司、国资监管五大类任务,进一步精准动态高效推进补短板强弱项工作。
按照有关部署,“三能”机制相关任务要聚焦普遍激活,通过巩固“总部机关化”专项治理成果、刚性兑现考核结果、强化对科技创新人才的精准激励等方式推动“三能”机制在各层级常态化运行;资源优化配置相关任务要聚焦核心竞争力,努力在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上迈出新步伐;上市公司相关改革任务要聚焦示范引领,优化股权结构,加大授权放权力度,推动上市公司成为市场化经营机制的先锋表率,推进混改企业深度转换经营机制。(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