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看无锡

“三无岗位”“智力陷阱”“偷梁换柱”

着急求职,别被这些花招迷了眼!

  本报讯(晚报记者 陈钰洁)“无学历要求、无年龄要求、无工作经验要求、可直接上岗 ”“学历初中以上,月薪8000元以上,年薪20万”……进入“金九银十”的招聘季,不少求职者急着找工作,在纷乱的招聘信息中,很可能掉入求职“陷阱”!近日,针对常见的招聘“花招”,市人力资源市场发布了招聘警示。

  “岗前交保证金、岗前培训费这些字眼,基本就能判断这是虚假招聘!”市人力资源市场招聘服务部工作人员张佳宇介绍,有的公司接收简历后让求职者到公司面试,然后以办工作证、居住证、统一职业装、入职培训费、工作押金等名义收钱。收完钱后通知求职者上班,而他们的工作就是挂着公司的名字继续去招聘会上招人,进入“再收钱再招聘”的无限循环。“你要揣好兜里的钱‘一毛不拔’, 要知道你找工作是来挣钱的,不是花钱的。”张佳宇提醒求职者,正规企业的岗前培训,都是免费或带薪的,劳动合同法也对企业培训、培训费及服务期有所规定。

  有些用人单位还以招聘为幌子,窃取应聘者殚精竭虑做出的一份份计划书、策划创意和科研成果,求职者丢了无形的“知识”资产,却没得到工作,用人单位却乐得吃上一顿营养丰富的“免费午餐”。

  应届毕业生小张曾应聘过一家软件公司,公司看起来经营状况良好,工作环境整洁,招聘流程正常,岗位提供的薪酬符合市场价位,一切看似都在常理,小张初试合格后进入笔试阶段。笔试中要求求职者上机编写一段程序,使用规定的编程语言,时间不限,可以上网查询相关资料,但不能相互交流,只要能完成目标。一个教室里,八个求职者,每个人的试题不同,几个年轻人无意中发现,看似八段程序,其实恰巧能整合成一个项目……结果可想而知,八人无一被该公司录用。

  “以招聘为名无偿占有应聘者程序设计、广告设计、策划方案、文章翻译等创意,甚至知识产权,类似的‘智力陷阱’已是屡见不鲜”,张佳宇告诉记者,这种隐蔽的“陷阱”极难判定和取证,这就要求求职者在笔试和面试中多留个心眼。

  此外,有的公司“偷梁换柱”,利用高级职位、热门职位来吸引求职者,等到面试时再问你愿不愿意从别的岗位做起,通过试用期以后再回到这个岗位上来,但往往一开始就是“挂羊头卖狗肉”;还有公司在业务繁忙时,打着高薪的旗号招人,但要求先通过试用期,而试用期内待遇比较低且工作强度大,等用完了就以没通过试用期为由将人踢出局,再招新人补上,求职者看似求职成功,其实进了圈套……

  “很多人对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不甚了解,一切都以企业经营者的说法为准”,作为人力资源市场的职业指导师,张佳宇接待过不少前来咨询的求职者,他发现,很多求职者对于一些普遍存在的招聘陷阱缺少警惕心,“求职者要多了解相关诈骗案例以提高防骗意识,一旦遇到诈骗,立即报警或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