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看无锡

鲁胜林扎根基层医疗35年——

用心用情做好村民的“医靠”

  早上5点多起床洗漱、吃早饭,6点半到达西村社区核酸检测点,穿好防护服,7点准时开始一上午的核酸采样工作。11点采样结束,活动一下酸疼的手臂,匆匆吃过午饭,回到社区卫生服务站,给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的慢性病人一一测血糖、量血压,视情况调整用药。送走病人后,再将健康信息一一录入系统。下班后,再为几名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随访。

  这是近来西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乡村医生鲁胜林平凡而忙碌的一天的缩影,至今他已扎根基层医疗35年。

  “我不来做别人也要做”

  鲁胜林今年58岁,是土生土长的西村人。鲁胜林并不是医学科班出身,当被问及为何转行当村医时,鲁胜林朴实地说:“我不来做的话别人也要做!”1987年,村里的老村医退休了,鲁胜林在村委的安排下到原马山医院培训了一年后,接班成了一名乡村医生。那一年,鲁胜林废寝忘食,白天跟着医生实践,晚上挑灯钻研理论。

  繁忙的工作中,鲁胜林抓住一切培训机会尽可能多地汲取医学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渐渐地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医生,也成了全村人的“医靠”。

  回忆起35年的乡村医生经历,鲁胜林感慨万分。上世纪90年代,西村是马山一个小乡村,不管大病小病还是配药,村民都要步行或骑车到5公里外的乡镇医院。头疼脑热、小孩惊厥、打针挂水……自从鲁胜林驻村后,乡亲们有些小毛小病在家门口就能看好。只要是乡亲们需要,不论白天半夜,还是寒冬酷暑,他总是第一时间背着药箱就出诊了。因此,鲁胜林在家里也备了一份常用药品和医疗器械,“那时候医疗条件差,针筒之类的都得重复使用。”就是在如此简陋的环境下,鲁胜林用心守护着250多户老老小小的健康。

  “在这个岗位干习惯了”

  上呼吸道感染、眩晕症、肠胃炎、外伤……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驻村医生,所有的病鲁胜林都要看,还要承担疫苗接种、公共卫生知识普及等工作,哪里需要就顶上。此外,他也是西村、嶂青近500名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家庭医生”,每隔两三个月就会为这些病人提供随访服务。走在村里,每户人家有什么基础性疾病,什么时候该上门量血压,鲁胜林都了然于心。遇到老人记性不好,要吃什么药、怎么吃,他都会耐心地一遍遍叮嘱。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鲁胜林一直主动冲在防控一线。今年6月底的那场疫情中,鲁胜林连续半个月坚守在核酸采样岗位上,每天一采就是六七百人,多的时候达八九百人。同事们劝他多休息,让年轻人上,但鲁胜林却说:“我在这个岗位上干习惯了,只要工作需要、村民需要,我理应站出来。”

  乡村医生很苦很累,压力大、收入少,生活不规律,几乎全年无休。但乡亲们的需要和信任,就是鲁胜林坚持这么多年的初心和动力,“我喜欢这份工作,也很享受这份工作带来的成就感。”

  “献血是生命价值分享”

  “我可以献血吗?”“你愿意的话就去吧。”这是2005年4月25日发生在西村社区大厅的一幕,也是鲁胜林关于无偿献血最早的记忆。之后,他便坚持无偿献血,至今一共献了8次,“原先我的收缩压在130mmHg左右,偏高了些。多次献血之后就一直保持在120mmHg,可见适当献血可以促进血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强造血功能。”

  特别是在血源紧张的时候,鲁胜林更是以身作则,默默奉献。2011年9月27日,他成功捐献1个单位的血小板。“可能这一点治疗量无法改变那么多患者急需血小板的问题,但如果身为医护人员都不去做,还怎么号召别人献血呢?”就这样,鲁胜林还现身说法,带动周边的亲朋好友走上了献血之路。在他看来,献血不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生命价值的分享,救人于危难的责任。说到这里,鲁胜林也有一点小小的遗憾,“后来因为年龄超过55周岁了,没能献满十次”。

  (晚报记者 潘凡)

  ·链 接·

  今年的“最美家乡人”活动,由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平台、阿里巴巴乡村振兴基金计划联合全国一批重点合作媒体,围绕“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以“投身希望热土,振兴最美家乡”为主题,重点挖掘在乡村产业、文化、教育、生态、科技、卫生等各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平凡人。如果您身边也有这样的人,欢迎@江南晚报微信或微博,也可拨打电话0510—88300000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