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健康

远离老年人死亡杀手

“防跌攻略”,避免“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9月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苏格兰巴尔莫勒尔堡去世,享年96岁。在各种媒体报道中,导致英国女王过世的原因,极有可能也是大部分老年人的死亡杀手——跌倒。记者了解到,跌倒对成人和儿童很常见,但是对老年人危害很大,而发生在髋部的股骨颈骨折更是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死亡率高

  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约30%,80岁以上约50%,每年跌倒1次或多次。记者从锡城多家医院骨科了解到,因跌倒而导致骨折的老年人非常多,有的抬腿不利索绊倒了,有的上个卫生间滑倒了,有的提物走路失去平衡摔倒了……老年人跌倒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除了软组织损伤、骨折外,由于其本身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基础疾病,更容易因长期卧床导致肺部感染、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多脏器功能衰竭、深静脉血栓、褥疮、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

  在骨折中,股骨颈骨折对老年人的生命威胁最严重。以往这类患者,尤其是高龄老人,因为基础疾病多,多项功能指标不理想,手术难度和麻醉风险大而选择保守治疗,长期卧床,很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一年内死亡率高达50%。好在随着多学科诊疗的发展,通过周密的手术方案,让股骨颈骨折的高龄老人有了站起来的机会,生存期也大大延长。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曾经通过多学科会诊,成功为一名104岁的老人实施右侧股骨颈骨折手术,术中出血不到30毫升,手术仅用30分钟,提高了老人的生活质量。

  多因素导致老年人易跌倒

  人老了为什么容易跌倒?无锡市中心康复医院(原市同仁康复医院)老年康复科主任兼重症康复科主任于海燕分析,大致可分为内在风险和外在风险。内在风险因素包括生物学因素、疾病因素、功能水平和行为因素。生物学因素主要指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出现衰退,如身高下降、脊柱弯曲、视力减弱、听力下降、肌力降低、认知障碍、行动缓慢和反应迟钝,姿势控制能力降低,易造成失衡跌倒。疾病因素方面,如老年人普遍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骨质强度下降,稍有碰撞,就会导致骨折,更不用说跌倒。心血管疾病患者由于心脏及血管功能障碍,脑部血流灌注减少,氧气供应不足,会导致头晕和体力不支,进而引起跌倒。还有的由于疾病用药造成行走不稳。此外,功能水平主要指认知功能、躯体功能与情感障碍等会直接影响患者失衡跌倒。行为因素是指增加跌倒风险的不恰当行为,如使用不合适的辅具、鞋子等,是可以调整和改变的。

  跌倒的外在风险因素主要为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与个体的体能状态相互影响,常见的环境危险因素包括不均匀的台阶高度、台阶过窄、台阶表面过于光滑、昏暗的灯光、湿滑的地面与障碍物等。

  老年人跌倒风险也能评估

  家中老人跌倒风险有多大?这一问题需要引起老年人及家属的重视。于海燕介绍,跌倒风险是可以评估的。如老年人走路常常撞到门框、男性患者小便常常便到便池外、垃圾常常扔到垃圾桶外、吃饭及夹菜偏于一侧,很可能是脑功能差引起的。正常老年人上肢能够向前伸展大于25厘米,原地转身360°不感觉头晕,双足一前一后无支持站立30秒,单足站立能大于10秒,如果做不到,则容易跌倒。老年人还可以通过走直线,用脚跟碰脚尖行走、脚跟行走、脚尖行走、侧方走、倒退走、走圆圈及绕障碍物走等方法评估自己,如不能顺利完成,则容易跌倒。

  一旦老年人自己评估容易跌倒,就要到医院查明原因,如是相关疾病或是用药造成的,就要予以治疗或换药。如老年人常见的骨质疏松等,通过补钙和维生素D、日光照射等,提升和延缓骨密度下降。容易跌倒的老年人还可以采取针对性预防跌倒训练,降低跌倒发生几率,减少跌倒后损伤的严重程度。

  (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