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二泉月·征文专版

灵山记忆

  | 过正则 文 |

  与灵山有缘,应是在1986年8月的暑假,屈指算来,已36年过去。那年,与好友相约,早上4点,在家匆匆吃了些早餐,便从东亭老街,骑着“长征”牌自行车出发。

  到达十八湾,天已大亮。沿途停停车,赏赏景,拍拍照,到古竹镇已是中午12点。说是镇,其实很破落,大点的村庄也远比它像样得多。饥肠咕噜的我们,本想找个小饭店歇歇脚,吃点东西,但仅有一个小摊,还剩几个硬馒头,无奈之下,能塞饱肚子就行,随后直奔小灵山。

  其时,整个马山处于原生态,大约半小时后,到达小灵山。锁好自行车,拨开草丛,小心翼翼地往上,脚下杂草丛生,几乎无路可走。唯有半山腰的两根金山石柱,孤零零地矗立在杂树草丛中。石柱旁不远处,见父子俩在一棵得四人合抱的古银杏下歇息。那银杏,斜直向上,枝干长满苔藓,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树乳累结,老而不衰。密密的树叶,在炎炎夏日里,像把大大的绿伞,置身其间,有着遮天蔽日的感觉,让人避开炎炎毒日,似乎阴凉了不少。问及树龄,他们说:“听上辈人讲,这树已经好几百年了,树身里曾经有大蟒蛇,还多次遭到雷击,但还是活着。每当金秋季节,枝条上结满了白果。”其实,后据专家考证,此树已有1300多年。而问起这里的“祥符禅寺”在哪,老者指着不远处说,你去拨开草丛看看,还有碎石乱砖。只听上辈人说,最早时规模很大,一层层上去,房子有一千多间。

  始建于唐贞观年间,香火旺盛,高僧辈出的千年古刹,背靠郁郁葱葱的小灵山,南对碧波万顷的太湖,左为青龙山,右是白虎山,三峰柔美环抱,是不可多得的佛门宝地。然世事沧桑,祥符禅寺于20世纪30年代毁于战火。1994年开始,当地政府在“祥符禅寺”旧址,进行重建。并由高僧住持,香火日益兴旺。金碧辉煌的梵宫;慈眉善目的大佛;九龙灌浴,花开见佛的大型音乐动态群雕,也成了最让人心动心醉的景观。成为世人瞩目的佛教圣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佛教论坛永久会址、中国最佳佛光普照景区等殊荣接踵而至也就成了必然。

  山坡上,那棵植于唐代贞观年间的古银杏,一口唐代的六角井,对我来说,很是念想,每次去,总会光顾。回想早年骑着自行车到此留下的照片,而今尤显珍贵。从一个毛头小伙,到花甲奔七,世事更迭,往事不再。这里的一口六角井,就距古银杏约三十来米。古井正南的十来米,是约3米多宽,深不见底,但很清冽的水潭。从照片看,1986年我所看到的那水潭位置也恰好吻合,应是现今的“白莲池”。而古银杏与古井,早已在重点保护之中,它们的存在,也显示出执事者不仅是对古文物的保护,更是一种敬畏。

  自灵山正式成为旅游文化景区后,我至少去过十多次。

  2016是我的本命年,也是我的退休年。去灵山听听新年钟声,小住两天,上上佛香,点点红烛,看看香火缭绕,祈祷新年美好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傍晚时分,在家沐浴更衣,带着虔诚前往。

  那年,灵山之夜,十点刚过,便是人头攒动,灵山大佛前的广场上,张灯结彩,香烟缭绕。夜,并不寂寞,有着星光、月光、烛光、佛光、灯光、香火、人气、佛语的陪伴,清冷里有着丰衣足食的平安,有好运常伴的吉祥、阖家幸福的温暖。

  我心存敬畏,心有虔诚。零点钟声过后,祥符寺前,香炉中,烛台上,香火袅袅的,旺旺的,暖暖的……

  游人散去,灵山寂静。深沉的夜,月光,从木格窗里飘洒进来,没有寂寞的清冷,只有六根清净;没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孤独;没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凄凉,唯有暂别红尘、和敬清寂的美好。

  在祥符寺,我靠着灵山大佛,安然入睡,又在晨钟、鸟鸣、诵经声中醒来。起床穿衣,漱洗完毕。出门,上山顶,袅袅的香烟已被弥漫的晨雾替代,近处的绿树,柔美的山势,隐约的寺庙,白色的鸽群,氤氲缥缈里显现着禅意。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那年在“灵山精舍”入住两晚,用餐说是在食堂,其实极简陋,三排木长桌、木长凳,虽已老旧,但却清爽。晚餐没有美味佳肴,清汤寡水,主食是青菜下面条,倒也一青二白。一小碗中午多余下来的土豆咸菜汤,一小碟长豆炒咸菜,作为主食添加的小菜。晚餐后,寺内散散步,听庙堂梵音,敲暮鼓晚钟,看香烟缭绕,去除浮躁杂念,暂离滚滚红尘,让心彻底安静下来。

  “宋人侈说惠山泉,陆羽茶经到处传。妙处寻常交臂失,苏黄不识小灵山。”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欣逢盛世的灵山,不仅是无锡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