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看无锡

这些“神奇宝贝”现身,不只是偶然

无锡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67.5%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讯 (晚报记者 殷婉婷)近日,在太湖边的一处湿地,观鸟爱好者李萍用照相机捕捉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世界级极危物种——黄胸鹀的身影。而今年5月,无锡观鸟达人苏涛曾在大溪港湿地公园观测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黄嘴白鹭。数据显示,在2011年,无锡市市域范围内有185种野生鸟类;2021年则记录到370种野生鸟类,其中包括72种国家一级、二级野生鸟类。这些“神奇宝贝”现身的背后并非偶然,从2012年到2022年,无锡自然湿地保护率不断攀升,如今,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67.5%,在保护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黄胸鹀的胸脯是黄黄的,比麻雀还小一点,一共看到2只。”李萍介绍,在春迁和秋迁过程中,有很多鸟类愿意在湿地歇息。有关专家提醒,如果市民见到了类似于黄胸鹀这样的野生保护鸟类,尽量远远观察,不打扰,做到文明观鸟。

  漫步在大溪港湿地公园,微风自太湖上拂过,入眼尽是繁盛草木,一片生机。作为“治太保源”的一线阵地,这里不仅有着无锡最长的彩色健身步道,同时也是锡东水厂的取水口所在地。总面积380万平方米的大溪港湿地类型齐全,动植物资源丰富,四季景观分明。白鹭、池鹭以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松江鲈都十分常见。“大溪港湿地自然课堂,会不定期开展互动体验课程,这里也是孩子户外活动的好去处,具有良好的科普教育意义,空闲时我也会带上家人一起来享受旖旎的风光。”市民王女士说。

  多年来,无锡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治理修复,推进太湖生态保护圈、江阴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和宜兴生态保护引领区建设,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无锡因水而生,因水而盛,湿地早已融入无锡的血脉,成为无锡宜居环境一抹亮丽的底色。2011年,全市有两家国家级湿地公园创建成功,分别是梁鸿国家湿地公园和蠡湖国家湿地公园。到了2021年,这个数字已增加到3家国家级湿地公园和6家省级湿地公园。

  在最新的湿地规划图上,无锡初步形成环太湖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新格局,不仅有利于各种鸟类过境生存,也打造了适合其他生物生存的湿地生态区。目前,市民身边的湿地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集中在太湖湖滨两侧,比如十八湾湖滨湿地、太湖亮河湾和贡湖大溪港河口等;二是入湖河流两侧的湿地,如长广溪、宜兴大浦港湿地,主要能够拦截入湖污染物和净化入湖水质;三是最接地气的湿地公园,如贡湖湾、蠡湖等湿地公园,成为市民茶余饭后散步出游的上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