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选择成为遗容化妆师的“95后”,在她身上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是在这项冷门的职业中,尝遍了世人的偏见与斜视,游走挣扎在放弃的边缘;还是在日复一日的面对死亡中,寻获了对于生死的感悟,获得属于自己的成长?也许,出现在大小屏幕里的主人公“三悦”,能够告诉人们些许答案。
近日,国内首部聚焦“95后”遗容化妆师的治愈成长剧《三悦有了新工作》正在哔哩哔哩(B站)播出。剧中讲述了95后殡仪馆化妆师赵三悦从对这份职业的未知,到感悟生死,用心学习遗体化妆的故事。随着剧情的展开,女主角赵三悦的“冷门”职场故事也随之拉开帷幕。
见生死:
仪容化妆师看到的世界
似乎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笔直走廊,排列整齐又冰冷的遗体冷藏柜,推送遗体的车滚轮摩擦地面发出声音……在名为“海江市殡仪馆”的这个地方,无时不在上演着关于死亡的离别。
作为一部讲述殡葬行业的影视作品,自然避免不了对“生与死”这一命题的展示。世人到底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死亡,又该以怎样的面貌去看待生命?更别说,由“生与死”更衍生出诸多的社会话题与人生百态,要在如此庞大的命题中清晰地传递价值与情绪,还要让观众感同身受,对于创作者来说并非易事。
而女主三悦的视角,成为了编剧展示“生与死”态度的窗口。从“赌气”进入殡仪馆工作,再到被往生者的故事所触动,三悦对于生死的看法也经历了转变。“一开始她对于死亡是挂在嘴边的、比较戏谑的态度,但是进入殡仪馆后,她见证了真正的死亡,她从只能看到自己,到能可以看到其他人的经历,她对于死亡的看法也发生了转变。”
就如同该剧的宣传语所说的那样,“见生死,见天地,见众生”,剧中在不同单元所出现的往生者,他们的故事折射出的人生百态,让剧集有了更多可遐想的空间。
品众生:
立体展示殡葬业工作者群像
遗弃、诈骗、阿尔兹海默症、安宁疗护、遗体捐赠……在剧中每一位往生者的故事中,都浓缩着或圆满、或曲折的人生境遇。但到了“海江市殡仪馆”,所有的故事都终结于此,人生百态都要在这里落下帷幕,是人生这条路上的最后一站。而殡仪馆中的从事人员,成为了“死亡的摆渡人”。剧中,更有对殡葬业工作的深度展示,观众会看到更加立体全面的殡葬业工作者群像。
一脸懵懂“闯”进殡仪馆的遗体化妆师赵三悦,看似固执难以亲近的师傅刘清明,幽默风趣又替员工着想的殡仪馆副馆长高卫东……镜头里,游晓颖塑造了性格各异的殡葬业从事人员,他们对待这份工作的态度转变,也引导着观众对这份“冷门”的职业给予更多理解。
因赌气决定成为遗体化妆师,又在工作中体悟了这份职业背后的辛酸,陷入巨大的迷茫和彷徨之中,更由于在殡仪馆工作受到周围人偏见的目光,家人的反对也随之而来……在三悦身上所经历的一切,其实都是这个行业中从业者都要走过的阶段。而在游晓颖所写下的故事情节中,观众也能从细微之处看到这份职业的不易。
论成长:
当有棱角的女孩努力生长
顶着一头乱糟糟的长发,躺在床上无所事事地玩弄手机,吃剩的泡面随意摆放在脚下……镜头中,当女主角赵三悦首次亮相时,别说所谓的“主角光环”了,潦草又颓废的形象首先映入眼帘。随着剧情的展开,观众能够看到这位“废柴少女”没有找到工作在家闲坐了一年,浑身散发悲观又消极的“负能量”。
“三悦肯定是成长型的女主,起点是不高的。”游晓颖细细分析道,她所写出的三悦,一开始是不知死、不畏死的,但到后来,开始明白死亡的分量。“她进入殡仪馆是接纳真诚和善意,再付出自己真诚和善意的过程,从只看到自己的爱恨到可以见到众生的遭遇,她的世界变得辽阔了。”
不光是三悦,剧中与三悦并肩同行的殡葬业从事女性,还有温柔坚定的周娅男和容貌出众的梁格格。三位女性在工作中互相扶持,也在工作之外成为了惺惺相惜的好朋友。观众能看到年轻女性的成长路径,也能通过她的视角去理解生死,在时代的普遍焦虑中获得暖心的往生者故事。
(封面新闻,图片来自剧方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