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承淡安开始独立行医,1926年转至苏州,在皮市街挂牌行医。1928年夏,他与吴县中医公会季爱人、著曜卿等共同创办“苏州中医学校”,并承担生理与针灸两门课的讲义编写与授课工作。
1930年,承淡安在望亭与王惕仁、曹仲康等同道成立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并设通函研究科等。1931年秋,完成《中国针灸治疗学》编写,并申明为读者解答书中问题、教授针灸,引来全国各地学员学习,随着学习的人越来越多,用房不够,遂于1932年10月将中国针灸学研究社迁至无锡西水关堰桥下,1933年8月开始招收通函研究社员,1934年11月向中央国医馆呈请备案获批,中央最高法院院长、中央国医馆馆长焦易堂应邀担任社董。
为进一步探索现代院校教育模式和针灸学理,1934年秋承淡安从无锡出发赴日本考察针灸现状和针灸学校的办学建制、课程体系设置。1935年回国后,设立中国针灸学讲习所,开设针灸速成班、普通班,同年速成班毕业17名学员,第二届毕业51人,1936年讲习所更名为“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开展学历教育,设置二年毕业本科班,无锡名医顾子静等均在校担任专职教授。1936年7月,创立针灸疗养院,设病房和门诊治疗室,为学员提供见习和实习基地,形成了医教研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创办针灸杂志,传道弘学
1933年10月,承淡安在原本限于社内交流的《承门针灸实验录》基础上,创办我国近代最早的针灸专业学术期刊《针灸杂志》,开设有“论文”“专载”“杂着”“问答”“医讯”等栏目,《针灸杂志》早期为双月刊,内容丰富多彩,承载针灸学术交流平台,也是针灸同仁获取针灸学术信息的主要渠道,1935年改为月刊,还增加了“秘术公开”栏目,鼓励全国针灸同道能把隐藏于民间的针灸秘方、独门技艺公开发表。
承淡安十分重视中医古籍文献的保护与传播,在日本考察期间发现了《铜人经穴图考》和我国早已失散的元代滑伯仁的《十四经发挥》,回国后承淡安在《针灸杂志》对《古本十四经发挥》连载,并对两部书进行了整理出版,使得古典珍籍广为传播。
1937年夏,黄竹斋应承淡安邀请,来无锡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讲学,并将其珍藏白云阁藏本《难经》在该刊连载,由于战事爆发,刊登三期便中断。
设立研究分社,名扬海内
1935年中国针灸学研究社通过内部商量决定,在条件许可的地方可以成立分社,并制定了详细的分社章程,对有需要的分社总社可以派出师资指导。
香港东华医院第一任中医长卢觉愚,于1932年11月加入中国针灸学研究社,是香港中医界向该社报名进修针灸学第一人,1934年卢觉愚撰写的“突眼性甲状腺病针效之研究”发表在《针灸杂志》,1935年卢觉愚在香港成立中国针灸学研究社香港分社,这是香港第一个针灸学术团体。
1936年6月,中国针灸学研究社福州分社成立,到1937年8月,浙江台州、江苏东台、安徽潜山、广东东莞、潮安、陕西兴镇、湖北石首、山西天镇、辽县、福建建瓯、广西柳州、陕西蒲城、南洋新加坡小坡等地均建立了分社,为函授教学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经过分社的扩充,承淡安的弟子遍布海内外,如中国香港卢觉愚、谢永光、邓昆明,新加坡何敬慈、邓颂如、刘致中,菲律宾高达三、关飞雄以及被誉为“美国针灸之父”的苏天佑等,他们将针灸广泛传播至东南亚及至欧美。
夏有兵等曾撰文《著名针灸学家承淡安无锡办学概貌》指出:我国近现代针灸复兴先驱承淡安先生,通过创设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培养了万余名针灸传人,为针灸复兴作出了卓越贡献。其中,在无锡设社的6年间,是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发展最顺利、成就最辉煌的6年。
致力针灸救国,出力抗战
正当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声誉日隆,为进一步扩大办学,拟迁往无锡南门南市桥上塘七十号时,淞沪会战爆发,西水关堰桥校址被侵华日军飞机轰炸,夷为平地,办学中断。
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缺药少医的状况,承淡安振臂疾呼,国难当头,各行各业都应为抗战出力献策,“针灸也能抗日救国!”
承淡安随身携带针灸用具与一本自编的《中国针灸治疗学》,毅然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一路西迁入川。针对战争时期,药物来源困难,承淡安认为“针灸术可代药物疗病,有过之无不及之伟效”,他充分发挥针灸简便廉验的优势,同时开设短期或临时针灸培训班培养人才。
虽在战乱中,颠沛流离,承淡安在治病讲学的同时,仍不忘学术研究,1941年春编成《伤寒针方浅解》一书。1942年夏,又应四川国医学院之邀,在该校任针灸科教授。1947年冬,承淡安经重庆返回无锡,又迁至苏州继续行医,1948年在苏州与妻子姜怀琳开设“怀安诊疗院”。
西迁10年间,承淡安救治病患无数,并培养学员400余名,将“针灸救国”“教育报国”理念付诸实践。
筹建高等院校,桃李满园
1951年,承淡安在苏州司前街恢复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归复社务,《针灸杂志》亦如期复刊。1954年,承淡安受命来到南京,筹办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前身),担任校长期间,举办了多期各种类型的师资班,为全国各中医院校输送了大批优秀师资,被誉为中医界的“黄埔军校”,单被选派去北京的就有董建华、程莘农、王玉川、王绵之、颜正华、印会河、程士德、刘弼臣、杨甲三等,国医大师周仲瑛、张灿玾、班秀文等也都毕业于该校师资班。
在办学上,承淡安坚持守正与创新并举,认为“传统中医几千年来的治疗效果主要基于《内经》《伤寒》《金匮》及《神农本草经》这几部著作上,这些书是中医的基础,舍去这基础,中医就不能治病。”“夫西洋医学,不是学术唯一之途径;东方学术,自有其江湖不可废之故。”
为实现传统中医师承模式向现代院校教育模式的转换,承淡安做了大量开创性、奠基性的工作,他组织编写了第一套现代高等中医教育教材和教学大纲。科研上,他坚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其在《关于中医研究方法学上的几点意见》中详细阐释了科学助力中医学术发展的路径和策略,认为“值此科学时代,道不出理,何能使众人谅解而深信?”
承淡安为推广针灸事业,自1928年始在苏州、无锡等地开办针灸教育研究机构,抗战期间到四川仍坚持办学,西出金陵开中医教育之先风,20年间培养学生逾万,遍布海内外,弟子赵尔康、邱茂良、谢锡亮、陈应龙、曾天治、陆善仲等均为针灸名家,开创“澄江针灸学派”,成为近现代龙砂医家的杰出代表。
曹颖甫、薛文元、承淡安、郭柏良、章巨膺五位中医教育家对近现代中医教育的贡献巨大,培育了一大批中医药事业接班人,影响深远,首届30位国医大师中,有11位与龙砂医家有直接师承关系。
已故国医大师朱良春说:“江阴在清代的中前期就形成了一个龙砂医家流派……民国时期,更是名家辈出,比如曹颖甫先生、薛文元先生、朱少鸿先生、承淡安先生、章巨膺先生这些都是名家。曹颖甫先生和丁甘仁先生办中医教育,在上海办了一个中医专科学校,他当过教务长,他是我的老师章次公先生的老师,也就是我的太老师。薛文元先生是上海中国医学院的院长,也是我的老师……承淡安先生是搞针灸的,在近代来说是针灸大师,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中科院的学部委员,那时没有院士。章巨膺先生也是中国医学院的教师。这许多名家,既是临床家又是教育家,他们培养的大批的中医人才,为振兴中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陆曙 陶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