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文化研究

惠山“竹炉山房”茶文化

  |毛小言 文|

  陆羽的《茶经》问世后,国人的饮茶之风便从庙堂之高渐入江湖之远。劳动大众,文人雅士,茶都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茶,应用于奉客、婚聘、祭祖等社交礼仪,也适用于养廉、养德、养性等养生修行。茶,深深交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风骨、品性、襟怀之中,被誉为“国饮”。

  无锡惠山的“竹炉山房”,堪称中国最古老的茶室。它是现代茶室的雏形,也是中国茶文化一份独特而又宝贵的遗产。“竹炉山房”的茶文化历史,与陆羽的《茶经》一脉相承,堪称精彩纷呈的茶文化传奇。

  炉之美:惠山竹茶炉

  古人煮茶之器具或凿石为灶,或以古鼎为炉,也有泥巴做的炉灶。惠山寺的僧侣和无锡乡绅,以竹茶炉替代石灶泥炉古鼎煮泉茗茶,是茶文化又一个划时代的开始。

  惠山竹茶炉的历史要回溯至明洪武年间,惠山寺僧性海与乡绅在弥勒殿喝茶,湖州的竹工上门揽活,编制了一只竹茶炉。只见那竹茶炉内圆外方,竹篾作壁,陶泥为膛,炉心装储炭铜栅,甚是精致。古人认为: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煮茶的汤水从“水”。活水还须活火烹,竹茶炉能最大限度保留二泉水的品质,使茗茶者的口感、观感乃至整个身心获得最佳茶感。竹茶炉用松枝煮二泉水泡茶,松香芬芳,茶水晶莹,文人雅士即兴绘画题诗,“竹炉山房”因缘而生,名噪文坛。

  七百年间,“竹炉山房”的茶文化盛会,都是以竹茶炉为题吟诗联句作画。后人概括:一有“竹炉清咏”卷。含王绂的山水画和《茶炉诗》云:“僧馆高僧事事幽,竹编茶具沦清流。气蒸阳羡三春雨,声带湘江两岸秋。玉臼夜敲苍雪冷,翠瓶清引碧石稠。禅翁托此重开社,若个知心是赵州”。二有“复竹茶炉唱和”卷。题咏者有秦旭、秦夔、李东阳、程敏政等数十家和吴王呈的《听松庵品茗画》。三有“竹炉新咏”卷。竹茶炉历经岁月风雨已磨损。盛冰壑命其侄盛舜臣,按原样制作两具竹茶炉。并作《竹茶炉铭》:“肖形于地,匪治匪陶。心存活火,声带湘涛。一滴甘露,涤我诗肠。清风两腋,洞然八荒”,并铭刻于竹茶炉底部。四有“竹炉新咏”续卷。有唐寅与祝枝山合著《惠山竹炉和竹茶炉诗草书合璧卷》,诗云:“仙掌分来自玉泉,呼童试向竹炉煎。冰壑著铭深得趣,匏庵索句久忘眠。几回欲付丹青画,又恐丹青画不全”。五有“听松庵竹茶炉题咏”卷。顾贞观按照惠山听松庵竹茶炉原样,又重制一具新的竹茶炉。顾贞观、纳兰性德等诗人多留有墨宝。

  乾隆南巡驻跸惠山寺,对竹茶炉茗茶的古韵雅趣痴迷不已,即命人精心仿制竹茶炉携带至京,并题诗:“竹炉匪夏鼎,良工率能造。胡独称惠山?诗禅遗古调。”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七百余年沧桑变迁,惠山竹茶炉以及竹炉图文,或因时光而流失或因天灾而损毁。是历朝历代众多乡绅与先贤精心护佑,几番失而复得几番仿制修缮,才得以传承至今。这是我国茶文化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文化现象。

  泉之美:天下第二泉

  唐代,陆羽曾在惠山寺和宜兴小住。《茶经》论及宜茶之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陆羽认为:只有用上好的泉水煮茶,才能达到“味醇、形美、色翠”兼而备之的效果,满足视觉和味觉的双重享受。唐大历年间,无锡县令敬澄开凿疏浚惠山新泉,始筑泉池。常州刺史孤独及撰《慧山寺新泉记》,赞云:“无锡令敬澄,字深源,为政之余考古案图,葺而筑之,乃饰乃圬。有客竟陵陆羽,多识名山大川之名,与此峰白云相为宾主,乃稽厥创始之所以而志之。谈者然后知此山之方广胜掩他境。”又云,惠泉有修心养性之功效:“濯其源,饮其泉,能使贪者让,躁者静,静者勤道,道者坚固,境净故也”。此乃惠泉又名陆子泉和“天下第二泉”的缘起。

  历代品评宜茶之水,第一常有争议,第二却毋庸置疑。尤其是明清以后,“第一”渐被世人淡忘,唯“天下第二泉”源远流长。然,锡人不争不辩,仍以“第二”坦然处置。锡人“温良恭俭让”的品性可见一斑。宋时,苏轼携带御赐的龙凤团茶来惠山品泉煮茗,留下诗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诗人展开美好的联想:把御赐的小龙团茶喻为“天上最好的茶”,把天下第二泉比作“地下最好的泉”。追求完美的茶人们为之倾倒,从此千古传诵。近代,无锡民间音乐家瞎子阿炳(华彦钧),创作《二泉映月》曲谱。悠扬而又激昂的二胡琴声如诉如泣,蕴涵着对命运不屈不挠的抗争,对未来无限的神往,震撼了无数人的心弦,被海内外誉为“东方命运交响曲”,成为“竹炉山房”历久弥新的背景音乐。

  茶之美:阳羡唐贡茶

  论说“天下第二泉”,不能不说“阳羡唐贡茶”。苏轼有诗云:“雪芽我为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山。”陆羽的《茶经》中有阳羡山茶“芬芳冠他境”的专门论述。相传唐大历元年,陆羽来到宜兴湖 山区考察茶事,刺史李栖筠请陆羽品鉴宜兴野山茶。陆羽“嚼味嗅香,啜苦咽甘”,见茶汤色白、沫花挂盏时间悠长,茶味醇厚,舌尖回甘时间悠久,赞曰:“芳香甘鲜,冠于他境,可以荐上。”李刺史盛情邀请陆羽协助宜兴制作贡茶。当年春天,第一批“阳羡茶”,沿古驿道送达皇城。大历代宗皇帝品尝之余,龙心大悦,钦定“阳羡茶”为御贡茶。诗人卢仝唱云:“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由此,宜兴的“阳羡茶”名动天下。

  卢仝《七碗茶诗》云:“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诗人淋漓尽致表达了饮茶的生理和心理感受,提升了茶文化的境界。卢仝的子孙繁衍至今,依然生活在宜兴茗岭岭涯村一带。

  壶之美:宜兴紫砂壶

  好泉好茶好茶具相互媲美,这是茶人追求的唯美境界,也是紫砂壶应运而生的重要原因。清人汪文柏诗云:“人间珠宝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宜兴县志》记载,明正德年间,金沙寺僧和陶器匠师供春是紫砂陶的创始人。某日,供春取老僧制壶后洗手沉淀于缸底的陶土做坯,用茶匙挖空壶身,用手指按平胎面,再把大银杏树的树癭作为壶身花纹捏制成型。供春的“树癭壶”,收藏家竞相搜购。清代学者吴梅鼎所著《阳羡茗壶赋》云:“彼新奇兮万变,师造化兮元功。信陶壶之鼻祖,亦天下之良工。”自供春以后的三百年间,紫砂壶工艺和烧制技术不断改进,历朝历代紫砂名匠辈出。

  有专家认为:16世纪晚期至17世纪初期,壶式千姿百态,特别注意筋纹器的制作。代表人物有时大彬和徐友泉。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末,自然型壶几何型壶和筋纹器小圆壶都有烧制。壶面施釉或加彩绘装饰。代表人物有陈鸣远。19世纪初至19世纪末,文士与紫砂艺人交往甚密,紫砂壶出现镌刻书画的风尚。代表人物有陈曼生和杨彭年。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紫砂壶的生产更为商业化,但也不乏佳作。代表人物有程寿珍和冯桂林。20世纪中叶至今,新品日益增多,仿古和创新兼备,装饰上出现金丝银线镶嵌等新工艺。代表人物有顾景舟和蒋蓉。

  宜兴紫砂壶是国之珍宝,涵盖了中国绘画和古代陶器、青铜器、漆器、玉雕,以及秦砖汉瓦、唐镜宋瓷等传统工艺美术的艺术特点,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是中国工艺品发展和演变的缩影,也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境之美:江南第一山

  无锡惠山被誉为“江南第一山”,既有自然环境的因素,亦是人文缘由的促成。惠山位于无锡城西,南有三万六千顷太湖,东北临一万五千顷古芙蓉湖,广纳浩然之气,是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自泰伯奔吴至东晋南渡,历史上两次中原文明与江南文化的大融合,孕育了无锡这座城市温润内敛、包容开放的人文特色,引领着惠山山水的开发和拓展。

  自南朝以来,惠山一带修建山水、祠堂、书院诗社、园林墅院之风盛行。“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清泠涧下濑,历落松竹林”的寄畅园,“以九龙山为千百亿化身之山,以二泉水为千百亿化身之水”的愚公谷等建筑,亭台楼阁兼容古树名木,造园构思精巧,古朴清幽,在借景引泉、掇山理水、移形换影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

  与惠山园林相媲美的是蔚为大观的古祠堂群。在惠山东北麓,分布着众多祠堂建筑和祠堂遗址,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弘扬着吴地尊贤敬祖的淳厚民风。山明水秀、意蕴深远,是萌生惠泉御茶的仙境,亦是孕育茶文化之美境。

  茶圣陆羽在无锡有亲力亲为种茶制茶品茶鉴茶贡茶的体验。陆羽躬身践行的品性,造就了他精湛的学识和深邃的家国情怀。陆羽所著《茶经》,由茶艺深化为茶文化,“君作茶歌如作史,不独品茶兼品士”。江南士子隐忍内敛而又桀骜不驯的品格,像极了陆羽的品性,像极了茶的秉性。苦涩的回甘,就像曾经的脆弱历经岁月的浸润蜕变成柔韧。在闭门读书、躬身践行、俭朴自律的茶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抵达灵性飞扬之境界,铸就“家国一体”的襟怀。

  “竹炉山房”茶文化的风雅氛围,使江南士子此唱彼和趋之若鹜,远来游学的先贤与本地居住的乡绅趣味相投心灵相通,“竹炉山房”因之成为人文荟萃之地。乃至,留存在惠山的茶诗茶画名家,外地先贤多于本地乡绅。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明代唐寅的《事茗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图》等传世名画,南宋诗人杨万里的《雪后陪使客游惠山寄怀尤延之》、张炎的《风入松(酌惠山水)》等诗文,栩栩如生记载了先贤和乡绅游历惠山的唱和友情往来的互动。

  无锡惠山“竹炉山房”的茶文化精髓,是以茶的朴素、谦抑、虚怀若谷,敬和四面礼让八方,融合南北人文,兼容东西哲思,并以图文并茂诗赋媲美的形式代代传承,净化心灵善化人性美化社会。这是一种民族性格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传承,也是无锡对中国对世界的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