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首尔市龙山区梨泰院洞一带29日晚间发生踩踏事故,截至发稿时,踩踏事故已致至少154人死亡,包括四名中国公民。
据目击者描述,当晚约有10万人在梨泰院洞一带参加万圣节派对。踩踏事件发生在某酒店旁狭窄下行的胡同内,现场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前方有人跌倒后,后方人流跟进,导致严重踩踏。
回看这起惨痛悲剧,仍有多个疑问待解:现场人群到底缘何“失控”?安保管理是否存在漏洞?
一问:
这场事故有多惨重?
这是8年多来韩国伤亡最惨重的一场事故。据最新消息,踩踏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已升至154人,且女性遇难者人数明显高于男性。韩媒称,在如此狭窄的巷子遭遇踩踏事故,身材相对矮小的女性受害更重。
上百名遇难者中,还包括20名外国人。据央视新闻消息,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对记者确认,已有四名中国公民在此次事故中遇难,另有两名中国公民受伤。
韩国总统尹锡悦在致国民讲话中表示,这真是场“灾难性的”事故,“首尔发生了不该发生的惨剧”。
二问:
人群为何会“失控”?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梨泰院首次举行万圣节相关庆祝活动。为何这次人群会“失控”,出现如此严重的伤亡?有目击者回忆说,当晚9时左右经过汉密尔顿酒店周围的横街小巷,似乎已发生人踩人意外,事发后即使有管制措施,路人依然没有遵守。
此外,有传闻称,大批人群为看明星出现了一下子冲攘的情况。也有部分人被传食用了含有毒品成分的糖果。当地警方对此称,目前并未接到此次事故与毒品有关的报告。
更令人无奈的是,逃生者“出不去”,救援人员也难以抵达现场。曾赶赴事故现场救治的首尔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教授洪基将大多数遇难者的死因,归结为窒息造成的创伤性心脏骤停。
三问:
悲剧有何深层原因?
梨泰院踩踏事件发生之际,多达10万人聚集在附近参加万圣节派对。目击者估计,当晚的人流量是平时的10倍以上。而密集的人流,显然是导致悲剧发生的原因之一。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灾难管理专家、国家安全分析师朱丽叶·凯耶姆对此分析说,在恐慌的情况下,狭窄的街道加上没有出口的小巷“肯定会是致命的”,而首尔民众平时已经习惯了拥挤的人群,事发时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存在危险,“对拥挤的街道没有完全警觉”。
统计数据显示,首尔市人口1988年底首次突破1000万关口,此后数十年间一度保持千万以上人口规模。当地民众对人口密度过大带来的拥堵问题,似乎早已习以为常。
另一方面,这也是新冠疫情暴发三年以来,梨泰院首次在没有防疫社交距离限制的情况下,举行万圣节活动。街巷两端的酒吧、夜店的顾客们被万圣节奇装异服吸引,凑上前去看热闹;拍照留念的人停下脚步;还有人想借道路过……
人多路窄,不同方向的人们彼此推搡、阻挡,最终都陷入了难以逃离的困境。
四问:
是否存在安全漏洞?
举办如此大规模的活动,相关方是否做好了安保管理和应急预案?
当被记者问及“确切部署了多少警察”时,韩国行政安全部长官李祥敏回答说,“我不知道警察的确切人数”。
他还解释说,此次梨泰院灾难,并非一个可以通过预先安排警察或消防人员来解决的问题。踩踏事故当天,由于首尔市中心多地发生抗议活动,警察被分散到各地,因此无法在梨泰院部署大量警力。
《韩民族日报》还指出,根据《地方节日场地安全管理手册》,往往需要在节日开始前、节日期间和安全事故发生时不同阶段,确定节日组织者、地方政府、警察、消防等各方角色。但由于本次活动主办方不明确,相关节日安全管理手册有可能没有得到妥善遵守。
五问:
韩国政府怎样应对?
这是尹锡悦就任韩国总统以来遇到的伤亡最惨重的事故。其政府将如何妥善应对危机,给国民一个交代?
尹锡悦在事故之后的第二天清晨,第一时间发表了致国民讲话,并在讲话后前往了事故现场。他表示韩政府将彻查事故原因,争取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故,并指示行政安全部等有关部门对各地庆典等活动实施紧急检查。
韩国总理韩德洙在举行梨泰院踩踏事故紧急对策会议后表示,政府指定10月30日起到11月5日为全国哀悼期,并将首尔龙山区划为特别灾难地区。
韩德洙还表示,对于外籍伤亡人员,政府将同驻外外交机构协商提供救助。保健福祉部和首尔市政府将为遇难者联合组建并启动治丧支援小组,并成立“梨泰院事故心理救助组”,为伤员家属提供心理治疗。
特写
“有人在狭窄的下坡路跌倒,但后面的人潮依旧向前移动”
据当事者回忆,当晚22时22分许,梨泰院汉密尔顿酒店旁边一条宽约4米的狭窄坡路上突然传来尖叫声,随后呼救声和哀嚎声此起彼伏,现场陷入一片混乱。
“在这条狭窄的下坡路上,事故刚发生时,坡路下面一段有人跌倒,但后面的人全然不知,依然推着前面的人往前走……”一名亲历者在社交平台上这样描述当晚踩踏事故现场的情形。
在梨泰院与家人相伴逛街的韩国人黄先生目睹了事故经过。他说,当天20时许,梨泰院一带人已经非常多,他和家人22时许来到汉密尔顿酒店后方的街上,“人群越来越拥挤,连站脚的地方都没有,只能被人潮推着向前移动”。
就在沿这条坡路向下走时,黄先生突然听到有人喊“向后退,向后退”,呼喊声、呼救声交织在一起,后面的人纷纷找地方躲避。“这时我隐约觉得可能遇到踩踏,不禁感到恐惧,自己及时躲进路边一家服装店才躲过一劫。”混乱中,黄先生与家人走散。由于短时间内人流大量聚集,手机通信中断,半个多小时后黄先生才找到家人。(中新、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