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看无锡

原创​锡剧 《涓生之路》首演

独家揭秘锡剧乐队幕后故事

  “乐队的同志们,晚上一定要把握好节奏,集中注意力。”昨天是原创锡剧《涓生之路》的首演日,无锡市锡剧院担任司鼓、指挥的陈华,早早就进入剧场。作为把控整场演出节奏的“掌舵人”,他总是第一个到达现场,与乐队成员一起将早已熟记于心的乐谱和剧本,再次“复习”。

  不同于传统年代戏曲的节奏与唱腔

  下午2点,记者走进剧场的后台,工作人员正在对道具、灯光等一一进行检查,演员们也开始化妆、换发型。这时在舞台前侧下方,无锡市锡剧院的乐队早已到位。

  陈华告诉记者,司鼓、二胡、琵琶是锡剧传统三大件,最早的时候锡剧演唱伴奏就只要这三样就可以了。司鼓是戏曲乐队指挥的称谓,陈华一边说一边来到自己的座位,“我得时刻看到舞台和演员的情况,把控节奏。”司鼓的职能就是对舞台节奏的掌握,是舞台节奏的主宰者。

  锡剧《涓生之路》取材于鲁迅先生小说《伤逝》,是鲁迅唯一一篇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现代题材为我们乐队无形中增加了不少难度,不管是节奏还是唱腔都与传统年代戏曲有所不同。”主胡陆一伦是一位“90后”,虽工作时间不长,他却已是锡剧院当之无愧的主胡。“二胡是锡剧的专属乐器,在乐队中起到‘托腔保调’的作用。”陆一伦解释,托腔就是主胡的演奏需要非常贴合演员的唱腔,哪怕是演员的滑音,也需要通过二胡将其同步起来;保调则是便于演员找到调门,比如演员唱之前,自己会给了一个“过门”,这样演员就是知道自己唱什么调了。

  一场演出2个多小时,

  一刻不能放松

  在《涓生之路》中,男主角王子瑜整场情绪起伏很大,这意味着主胡需要不停地调整演奏节奏和方式,对陆一伦可算是不小的挑战。“一场演出,超过120分钟,我们一刻也不能放松,演员每走一步、每唱一句,都需要随时关注。”陈华表示,每次演奏,自己要通过对剧情的理解,准确无误地处理好各种节奏类型,对剧目进行中的起承转合进行阶段性地扩展和烘托,从而达到渲染剧情、衬托戏剧人物的目的,使演出更具艺术感染力。

  《涓生之路》2个多小时,每天连续演出对于乐队,特别是司鼓、主胡都是一个体力和精力的双重挑战。

  (晚报记者 璎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