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拼购、短视频电商日渐火热,打着“零基础、低成本、月入过万元”口号的无货源电商模式吸引了不少人投资,然而,一些人交了培训费后却直呼被“割韭菜”。记者调查发现,无货源网店模式不仅容易引发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商标侵权、客户投诉等问题,一些无货源电商的课程培训还涉嫌虚假宣传乃至诈骗。
3699元买来网店无人问津
近日,大学生王震在网上刷到一些关于无货源电商的广告:“躺着赚钱,日入400元,无囤货,零风险!”文中还放出了一位宝妈一年赚15万元的截图。王震心动了,交了1元进入了某无货源电商微信群。随后发生的事用王震自己的话说,是体验了一把被“割韭菜”的感觉。
王震回忆,刚进微信群,一位名叫“电商创业的杨老师”的人就加了他的微信,向他介绍起来:“无货源电商指购物平台开店者无需自己囤货、无需拍照美工、无需人脉就可经营的盈利模式。”杨老师解释,该模式的优点在于让成本降到最低,店主只需从大平台上筛选采集当下最热卖的爆款商品,经过软件自动处理后,适当加价即可上架。有买家下单的话,再找到出售相同产品的网络店铺,购买后直接发货给买家。“什么好卖卖什么,没有库存限制,赚的就是差价。”
最初,王震心里有些犹豫:“这不就是‘搬砖’嘛,没有任何价格优势。”针对他的疑问,杨老师说,该模式最突出的是技术优势,价格不是影响销量的主要原因,最重要的是运营。杨老师随即给王震发了几张培训营学员月入万元以上的聊天记录。在杨老师的“洗脑”下,王震花费3699元报名了其中最便宜的A培训套餐。此外,还有9199元和26999元的B、C培训套餐。杨老师保证“交费一次,后面不再收取任何费用”。
报名后,杨老师开始指导王震。“从开店到选货发单,又发了教学视频,但大多是网上开店的流程,不花钱看介绍也能学会。”王震告诉记者,杨老师一周后又让他安装一款刷单软件,并建议花钱刷单,或者找人代运营。王震指出之前说过一次交费,不再收费。杨老师回答:“那是培训费用,不是一个项目。”
1个月后,王震发现店铺几乎无人问津。此时,王震意识到自己可能受骗,提出退费要求,但对方以已经为其开店和上课为由,拒绝退费。
无货源就能“躺赢”赚钱?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人有过此类遭遇,他们大多数是在家的宝妈和一些无固定职业的人,期望利用这个机会轻松“躺赢”。那么,无货源电商真的能赚钱吗?
记者采访了在淘宝开服装店已有10年的店主胡胡,她介绍说,无货源电商不是近来才兴起的模式,早在2010年左右,随着第一代电商平台在电脑端的发展,该模式就已经存在。当时,利用平台的技术漏洞和规则漏洞,确实可以获得一定利润。2015年之后,各大平台陆续出台规定,严厉打击重复铺货模式,发现不同店铺之间相似度极高的货物,只保留信誉度最高的一家,以防止低质的无货源模式无限扩张。
“无货源模式的存在其实就是鼓励人们‘搬砖’、复制,会造成商标侵权、货源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胡胡表示,自己当年就看到过复制自家图片的店铺,向平台投诉后,该店铺很快被关闭。
如今,随着手机端拼购、短视频平台的火热,无货源电商模式再度翻红。负责在某短视频公司电商业务线做运营的王兴表示:“这种模式的实质是开空壳小店,店铺货源本就是从别处搬运,品质无法保证且没有售后服务,还容易引发纠纷,会严重影响平台信誉,因此必须打击。”
对于无货源电商培训,王兴认为可能是一种骗局:“最简单的逻辑,如果‘无货源电商’如此赚钱,谁会往外说呢?”
涉嫌虚假宣传乃至诈骗
针对无货源电商模式,记者采访了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赵占领。他表示,这种模式确实门槛很低,无需存货,只需少量成本。但是,它和所有电商一样,核心是要能够拉到客户,且让消费者认可进而下单购买,这是最困难的,也是能否赚钱的关键。“按照广告所言,只要加入就能月入过万元,属于虚假宣传。店铺是否盈利取决于参与者自身的经营能力,谁都无法保证一定赚钱。”赵占领强调,如果在电商培训中完全靠加盟费赚钱,夸大宣传,没有实际技术和货物支持,则涉嫌诈骗。
2022年6月,武汉市公安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就打掉了一个披着电商公司外衣,以帮助打造网络店铺为幌子,实则专门进行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98名,涉案金额高达1000余万元。该公司承诺在缴纳4000元-9000元不等的费用后,进行无货源网店培训孵化,一个半月即可回本。民警调查发现,该公司没有一个成功案例,许多赚钱截图和聊天记录均是伪造的,受害人发现被骗后,客服人员采取拖延、屏蔽、拉黑等方式拒绝退款。
王兴说,一些低成本商家前期确实靠此谋生,但无货源模式泛滥之后就充斥着虚假与欺骗,公众需要提高甄别能力,谨慎投资,谨防上当。(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