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锡教风采

这所学校的教师“抱团”成长

各项培训举措向新、向实、向深处发展

  近日,无锡市新吴区坊前实验小学“坊蕊科研团”的成员们在工作之余,集体阅读了《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一书,并在无锡市新吴区“新坊春”教育联盟校的桔灯工作坊第一次活动中将阅读心得向全体教师分享。这是坊前实小以“组团”形式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之一。

  向新:为教师办了份校报

  今年9月,坊前实小为全体教师创办的校报《撷芳苑》迎来首次出版。

  铅字印刷的一字一句间是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决心。在首期《撷芳苑》上,记者看到除了对学校科研团队的整体介绍外,还有每周荐文以及校内教师的读后感,“校报分为理论版和实践版,每半个月将学校的科研活动、课题研究、联盟动态和教育理念等进行汇编,供学校老师交流和学习,同时提升学校在区域内的影响力。”坊前实小教科室主任于维浩介绍。

  《撷芳苑》出版的背后,是坊前实小“芳菲书友会”的丰富活动支持。“一群爱读书的教师组成了‘芳菲书友会’。2013年建会以来,成员们扎实开展一系列读书学习活动,现在书友会已经成为教师知识储备的加油站和读书交流的精神家园。”于维浩说。

  坊前实小教师曾灿刚入职就加入了“芳菲书友会”,她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在日常琐事中找到值得思考的点,并从书中寻求理论支撑,为自己答疑解惑,“这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认知体系的过程。”曾灿提到,最初书友会的活动主要是听专家的讲座和读书演讲,虽然也在获取营养,但会觉得自己思考的深度还不够。后来,书友会开始以共读一本书、小组合作读一本书的形式开展活动。“因为最后要以读后感的形式呈现自己的阅读收获,因此我会边读边圈划自己有感触的段落和句子,记录下想法,最后将感悟分类、拓展,形成文稿。”曾灿说,读过的书越来越多,读书的经验在不断累积,自己的收获也变得越来越多。

  向实:诸多成长故事正在发生

  青蓝工程已经是锡城中小学教师培养的“保留项目”,坊前实小也不例外。而踏实做好这项工作带来的是新教师的飞速成长。

  坊前实小的青蓝工程以“三化要求”为目标,即培养目标具体化、培养计划合理化和日常指导经常化,打造了青年教师成长的“快车道”。坊前实小教师陈雪飞的师父是该校副校长庄治新,“我能成长为教学能手,离不开师父的悉心指导。”陈雪飞回忆道,刚入校时,她和师父互相听了一个月的课。陈雪飞从庄治新的课堂中学方法,庄治新在陈雪飞的课堂中找不足,正因为如此,陈雪飞能快速站稳课堂。而这样的“双向奔赴”在坊前实小一直在发生。

  “总有一天,你也会成为我们。”这是坊前实小教师陈姣的师父万菊曾对她说的话。如今,陈姣以行动诠释这句话里藏着的满满责任。作为青蓝工程的受益者,陈姣很清楚自己成长过程中需要的帮助,“没有绝对的师父,也没有绝对的徒弟。我们通过青蓝结对建立真正的友谊,相互信赖,共同成长。”2017年4月,在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陈姣获得了全能一等奖,代表学校参加区级比赛。接到通知时,陈姣有些不知所措,她的师父万菊和德育处陈夏雷老师则利用休息日的时间帮助她一遍又一遍模拟备战。最终,陈姣从区级比赛中脱颖而出,并获得无锡市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从理论知识、专业能力到治班方略,在他们身上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感受到他们执着于教育事业、潜心钻研、尽心尽责的精神。”

  向深:有课题、重科研、共成长

  深,是学校对课题研究思考的深度。“‘丰’有草木繁盛、丰收之意,以‘丰坊’作为学校课题群的名字,包含了学校对课题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美好愿景。”于维浩介绍,原本学校的课题研究较为分散,此次学校以学校省“十四五”课题《“教学做合一”理念下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研究》为抓手,设立新的课题研究机制——“丰坊”课题群,从跨学科研究、项目化学习、“教学做合一”理念等维度开展研究。“有了总方向和共同交流的平台,教师之间就能彼此借鉴、互通有无,共同推进课题研究。”

  深,是学校教科研工作开展的深度。本学期,坊前实小的“坊蕊科研团”正式成立了。截至目前,科研团已经开展了两次集体活动,成为学校提升教科研水平的重要力量。科研团成员曾灿表示,平时自己看德育方面的书籍比较多,但在教学理论方面比较欠缺。科研团为她提供了补齐短板的机会。通过各类活动,诸如大概念教学、项目化学习、任务群设计等教科研热点词语在曾灿眼中已经不仅是一个陌生的概念。“随着教科研的深入,我发现了更新自身知识库以及将前沿理论付诸教学实践的紧迫感。”

  深,还是学校教师抱团成长的深厚情谊。“我们希望每一阶段的教师都能获得指导和成长,因此我们成立‘星教师’研训坊,分学科为教师提供共同钻研、成长的平台。”于维浩说。在英语老师翁嘉琦看来,自己每一堂精彩课程的呈现都离不开“星·综”研修坊众多优秀教师的付出。“在我参加赛课比赛时,研修坊内有经验的教师会为我出谋划策,大家深夜还在分享新思路和课堂视频,为我调整课堂语言和课件,我们会因为思维碰撞出的新创意而感到兴奋。”(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