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是羽绒服新国标4月份落地后的第一个销售季。新国标最大亮点是把信息表里的“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记者近日了解到,虽然很多线下羽绒棉服已经把吊牌换成了“绒子含量”,但是不少线上商家在介绍和详情页中仍以“含绒量”为主要介绍标准。
调查
部分品牌仍以
“含绒量”为卖点介绍
今年年初,我国发布了GB/T14272-2021《羽绒服装》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并于今年4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新国标明确把“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
今冬也是羽绒服新国标实施的首个旺季,记者在部分实体店发现,店内销售的羽绒服吊牌大部分已经没有“含绒量”的标注,只有“绒子含量”,少部分商家既标注了“含绒量”又标注了“绒子含量”。不过,记者仍在某品牌的羽绒马甲上看到仅有“含绒量”的标签。该店一位导购员表示,店内多数商品已执行了羽绒服装“新国标”,而极少数羽绒服是旧款依旧标,标签仍标为“含绒量”。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羽绒服”关键词,显示的前20件商品中,在商品介绍和详细信息里明确标出商品“绒子含量”的不到1/3。部分品牌的问答中体现了“绒子含量”,但是在详情页仍旧以“含绒量”为卖点介绍。
记者注意到,一些网店在详情页明确自己的羽绒服是去年生产的,因此还是旧标。但是有商家一边宣称商品是“2022年新款”,一边仍拿“含绒量”说事儿,而不提新国标要求的“绒子含量”。
“有的买家问我们含绒量改绒子含量为什么数值降低了,是不是羽绒服质量变差了。”一位客服表示,所以其还是在商品介绍中体现“含绒量”的多少,主要是为了避免消费者误解,不过也标注了绒子含量。
释疑
羽绒服为何
一定要看绒子含量?
“羽绒服保暖与否,除了面料外,就是要看充绒的数量和质量。而绒子含量的多寡能让消费者最直观地判断羽绒服保暖性能。”在羽绒服生产企业工作12年的孙先生表示。
简单来说,“含绒量”是绒子和绒丝在羽毛羽绒中的含量百分比;“绒子含量”是指羽绒羽毛中绒子所占的质量百分比。其中,绒子指的就是消费者经常在各种羽绒服介绍中看到、类似蒲公英、一个点上有无数根绒丝的朵状绒毛,它是鹅鸭脖子到胸腹之间不含羽梗的毛。而绒丝指的是从绒子或毛片根部脱落下来的单根丝,一些羽绒服爱“钻绒”,跑出来的大部分都是绒丝。
此前,部分商贩会在“含绒量”上做文章。不论是旧国标还是消费者都关注“含绒量”,于是商贩在羽绒填充料中加入大量绒丝或者直接购买低绒子含量的原料。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含绒子量高的原料鸭绒或鹅绒价格更贵。同一厂家的原料白鸭绒,绒子含量约85%的原料价格是含量为50%的2倍左右。
因此一些商贩打着“含绒量”高的旗号,拿品质低的羽绒服与高品质的羽绒服打价格战,都是“90%的含绒量”,不少消费者会选择更实惠的产品,更有商贩用这样的产品卖高价赚取巨大利润。
孙先生表示,这些绒子含量低的羽绒服表面看上去含绒量很高,但是细小的绒丝占较大比重,与大颗的绒朵相比,绒丝的保暖性能差很多,同时存在易钻绒的现象,也造成消费者花高价买到低质量产品的乱象。 (北青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