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视界

聚焦康熙年间黄河治理故事

《天下长河》:演绎一代大国工匠治河史诗

  大河奔涌,九曲连环,万里黄河,气象万千。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自古以来,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患灾害作斗争。

  近日,一部以黄河治理为主题的历史传奇剧《天下长河》在湖南卫视、芒果TV重磅推出。该剧以康熙年间的黄河治理工程为线索,讲述为治理黄河水患,陈潢、靳辅两位治河能臣经历数十载风雨,欲护黄河安澜、还百姓平安的故事。剧集从纪实的角度出发,将带来全新的前所未有的震撼治河场景,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恢弘历史画卷。

  感受中华民族胆识和气魄

  塑造生动鲜活的治河群像

  《天下长河》讲述了清康熙年间,黄河决口泛滥六省之地,康熙为治理水患,命人找出当世“河伯”陈潢,并命其与治水能臣靳辅搭档,深入黄河腹地勘查,历经艰险无数,欲护黄河安澜的故事。剧集开篇直入主题,以一场暴雨为开端,切入了本剧最主要的核心故事——黄河水患。一边是汹涌的黄河水卷起惊涛骇浪,一边是河工全力守护河道,他们被洪水冲刷、撞击,却始终坚守不退,极具对抗感的镜头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让观众看到了中华民族治河者的胆识和气魄。

  滔天的巨浪冲击着河堤,也冲击着河工们的心理防线,而靳辅的出场,犹如一根定海神针,他伫立在人群之中,便有着安定人心的作用。在慌乱与恐惧之时,他表现出了超凡的大局观和临危不乱的领导才能,安抚人心,指挥守堤,并在关键时刻以一己之力承担责任,选择炸堤泄洪,守住河道,一个坚韧执着、临危不乱的实干型治河能臣跃入观众眼前。

  除此之外,陈潢以自身测黄河水流速的出场方式,“二十岁前走遍黄河故道,他日得志,早晚要收服黄河”的台词,也塑造出一个胸怀壮志、雄心勃勃的青年治河者形象。同时,剧集也通过黄河决堤后的百姓惨状,和康熙不拘一格招揽治河人才的行为,烘托出治河一事时不我待的强烈紧迫感,塑造了生动鲜活且丰富的治河群像。

  随着治河工程的逐年推进,陈潢、靳辅的命运也在一步步发生着转变。面对种种阻碍,陈潢和靳辅能否彻底让自己的治河理念得到落实?当庙堂和江湖上的阻力日渐增大时,这两位治水能臣又会走向什么样的结局?同时,陈潢和靳辅两人守护天下苍生的过程中,也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大国工匠的精神传承,以及为理想奉献半生,追求大我的拼搏精神,这在新时代的影视作品中尤为难得。

  以治河为题讲好黄河故事

  传递久久为功的治河精神

  自古以来,从大禹的“改堵为疏”到汉武帝的“瓠子堵口”,再到潘季驯提出的“以河治河,束水攻沙”,河道治理工程一直是历朝历代的重点,但却鲜少有关注到这块的影视作品。该剧的总导演、编剧张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中国治河史上有不少名人志士,他们为了治理黄河、守护百姓,不顾己身、鞠躬尽瘁,值得被大家铭记。为此,主创团队为还原当时的施工方法,学习参考了大量史料,多次请教水利专家、历史学者,尽可能真实地还原了清代治理水患的真实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天下长河》虽以康熙一朝为时间坐标,但它并不为帝王将相著书立传,不专注宫廷权谋心术、后宫斗争,而是选择了以“人民”为主角,讲述了中国工匠天下为公的精神,呈现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历史观,以真诚的文艺创作回答了面向人民再造经典形象的文化命题。这是一部中国的治河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史,《天下长河》立足史实、关注人民,书写黄河文化,传达出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经久不息的伟大奋斗精神。

  从角色塑造到台词金句,从编剧功底到镜头语言,《天下长河》的历史内涵、题材特点和艺术特色都是同类型作品中的佼佼者,作品中既有气壮山河的治河过程,也有波澜迭起的朝堂论辩,既有舍生忘死的治河先贤,又有坚韧执着的治河精神,拍出了一部荡气回肠、跌宕起伏的治河史诗,起到了鼓舞当下的现实意义。

  (综合整理自光明网、北青网,图片来自剧方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