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滨湖区河埒街道,有一栋特殊的历史建筑,它朴素且充满年代感的外观与周围现代化的楼宇截然不同,让过往的行人不由驻足多看几眼。它就是原无锡轻工业学院老红楼的旧址,这里浸润着深厚的学术底蕴,见证着中国轻工业的扬帆起航。
作为我国最早的一所轻工业类学院,无锡轻工业学院在国内轻工业领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旧楼新貌,红楼佳话永流传
无锡轻工业学院的老红楼位于惠河路临街的一侧,楼高两层,采用砖混结构,从内到外的建筑形制简洁大方。建筑平面为内廊式对称布局,东西南北四个立面开窗亦各自对称;外墙由红砖砌筑而成,砌筑方法为一顺一丁式,灰缝平整,砌筑质量高;东南西三面砖墙下部有石勒脚,窗户下沿则为立砖式窗台;屋顶为两坡顶,四面均有出檐,屋面铺红砖色机制瓦,体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办公楼的建造工艺和造型特征。
从入口处走进办公楼,记者发现门上用的还是最初的黄铜锁,部分老式的窗户、门和地漏沿用至今。连接一楼和二楼的双跑楼梯样貌也未大改,实心栏板上的木质扶手依旧牢固,时间给这些老物件染上了不少岁月的痕迹,也让老红楼的记忆由此延续。采访期间,时不时有工作人员、周边居民出入这栋办公楼,咨询接待、日常办公,老红楼仍然发挥着重要价值,历史建筑得到了充分的活化利用。
“这里现在是河埒街道的办公楼。”原无锡轻工业学院校办主任俞华英告诉记者。透过一张张老照片,学校的旧貌、师生的喜悦跃然纸上。随着城市的不断更新,老红楼是无锡轻工业学院唯一遗留下来的历史建筑。
从无到有,开启无锡轻工业新篇章
1952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习前苏联模式,全国院系大调整,我国著名工科院校南京工学院的食品工程系整建制东迁至无锡,成立无锡轻工业学院,是我国最早的一所轻工业学院。
从批准筹建到正式开学,不足半年时间,无锡轻工业学院想要实现从一个建制系到一个独立学院的转变,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当时,建院任务重,时间紧;教师少,职工缺;房舍不足,设备匮乏。一切都要白手起家,重起炉灶,老红楼朴素实用的建筑造型,也反映出当时那段艰苦岁月。
初创时,无锡轻工业学院规模很小,仅有食品工程、粮食工程和机械工程3个系。下设发酵工学、食品工学、油脂工学、食品机械、粮食加工与贮藏5个专业和1个造纸专修科。
1995年,无锡轻工业学院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如今,江南大学已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等专业全国知名。
光阴荏苒,老红楼走过70年的岁月时光,见证了无锡高等院校的起步和发展历程。无锡这座人文底蕴深厚的城市也汇聚了越来越多的高校,它们还将继续见证无锡的发展与辉煌。
(晚报记者 殷婉婷)